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阁移尊绮席陈,貂簪龙节更宜春。
军城画角三声歇,云幕初垂红烛新。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宴会景象的诗句,诗人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现了当时贵族生活的奢华与繁盛。
“东阁移尊绮席陈”,这里的“东阁”可能指的是宫殿中的一个部分,而“尊绮席”则是用来铺设宴会用的精美织物。从这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场面奢华气氛的描摹。
“貂簪龙节更宜春”,貂簪是一种高贵的装饰品,常用于皇室或达官显贵之家,而“龙节”则可能是指带有龙形图案的器物。这里强调的是春天对于这些华丽装饰的适宜性,也暗示了宴会是在春日举行。
“军城画角三声歇”,这句中的“军城画角”可能是一种建筑结构,或者是画工巧手所绘,诗人提及“三声歇”则可能指的是某种乐曲或仪式结束的声音,从而营造出一种宴会即将开始的氛围。
“云幕初垂红烛新”,“云幕”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轻盈与飘逸,而“初垂”和“红烛新”则是对灯光的描绘,表现了宴会场合的温馨与辉煌。
整体而言,这几句诗通过精细的物象描写,呈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宴会图景,展露了古代宫廷生活的富丽堂皇。
不详
唐代女诗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墓
碧玉双幢白玉郎,初辞天帝下扶桑。
手持云篆题新榜,十万人家春日长。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传闻象郡隔南荒,绛实丰肌不可忘。
近有青衣连楚水,素浆还得类琼浆。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