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诸生三首(其二)

人人有路透长安,坦坦平平一直看。

尽道圣贤须有秘,翻嫌易简却求难。

只从孝弟为尧舜,莫把辞章学柳韩。

不信自家原具足,请君随事反身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名为《示诸生三首(其二)》。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此诗体现了他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见解。

诗中以“人人有路透长安”开篇,寓意每个人都有通往成功与智慧的道路,这条道路是坦荡而直白的,不需要过分复杂或曲折。接着,“尽道圣贤须有秘,翻嫌易简却求难”,指出人们往往认为圣贤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但实际上,真正的智慧和道德往往在于简单直接的生活实践,而非追求复杂的学问或技巧。

“只从孝弟为尧舜,莫把辞章学柳韩”,强调了通过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来实现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像古代圣王尧舜一样的境界,而不是仅仅通过学习华丽的文辞或模仿古人来提升自己。这反映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即“致良知”,强调内心的道德自觉和实践的重要性。

最后,“不信自家原具足,请君随事反身观”,鼓励人们相信自身内在的道德力量和智慧,通过反思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去发现并践行自己的良知。这种自我反省和实践的过程,是达到内心和谐与外在成功的关键。

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王守仁对于道德修养和个人成长的独特见解,强调了简单直接的生活实践和内心的道德自觉,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深入发展和创新。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示诸生三首(其三)

长安有路极分明,何事幽人旷不行?

遂使蓁茅成间塞,仅教麋鹿自纵横。

徒闻绝境劳悬想,指与迷途却浪惊。

冒险甘投蛇虺窟,颠崖堕壑竟亡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答人问良知二首(其一)

良知即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

谁人不有良知在,知得良知却是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答人问良知二首(其二)

知得良知却是谁,自家痛痒自家知。

若将痛痒从人问,痛痒何须更问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答人问道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