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原荒庙掩莓苔,何处喧喧鼓笛来。
日暮鸟归人散尽,野风吹起纸钱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废寺庙的宁静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事变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淡然态度。
"古原荒庙掩莓苔"一句,以“古原”设定场景,带出一片荒凉之感。荒庙被野草所覆盖,时间的痕迹和自然的力量在这里交织,显示出岁月沧桑。
"何处喧喧鼓笛来"则是诗人对于远方传来的声音感到好奇,那些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地方,不仅打破了庙宇的宁静,也勾起了诗人的思绪,可能是在追寻过去的繁华。
接下来的两句"日暮鸟归人散尽,野风吹起纸钱灰"描绘出日落时分,鸟儿归巢,人群散去,仅剩下自然界的声音。野风轻拂,吹动了庙宇中遗留的纸钱,化作尘埃,这不仅是对物质消逝的一种象征,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声响的运用,传达了一种超脱红尘、淡看名利的心境。诗中的意境宁静而深远,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不详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碍竹妨花一径幽,攀援可到玉峰头。
若教须作康庄好,更有高车驷马忧。
碧嶂为家烟外栖,衔红啄翠入芳蹊。
可能知我心无定,频袅花枝拂面啼。
石臼山头有一僧,朝无香积夜无灯。
近嫌俗客知踪迹,拟向中方断石层。
西南古刹近芳林,偶得高秋试一吟。
无限黄花衬黄叶,可须春月始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