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碍竹妨花一径幽,攀援可到玉峰头。
若教须作康庄好,更有高车驷马忧。
这是一首描绘山居生活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隐逸于深山之中的悠然自得。"碍竹妨花一径幽"中,“碍”字形容竹子稀疏而不成荫,"妨"则是因花草丛生而使小径显得更加幽深,营造出一种隐秘的氛围。"攀援可到玉峰头"表达了诗人对高远之处的向往,通过攀缘可以到达那清洁如玉的山峰顶端。
然而,在"若教须作康庄好"一句中,“若教”意味着假如,"须作"则是需要做到的状态。这里的“康庄”,通常指的是平安宽敞的居所,但在此处可能暗示一种理想中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更有高车驷马忧”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担忧。"高车"和"驷马"象征着官场、权力或者是外界的繁华与喧嚣,虽然身处深山,但心中仍有对外界的牵挂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描绘山居生活中的美好,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复杂情感和矛盾心理。
不详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碧嶂为家烟外栖,衔红啄翠入芳蹊。
可能知我心无定,频袅花枝拂面啼。
石臼山头有一僧,朝无香积夜无灯。
近嫌俗客知踪迹,拟向中方断石层。
西南古刹近芳林,偶得高秋试一吟。
无限黄花衬黄叶,可须春月始伤心。
六载抽毫侍禁闱,可堪多病决然归。
五陵年少如相问,阿对泉头一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