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位至九卿亚,年过七十春。
桐乡归葬日,棠树去思人。
雾里开蒿隧,原边起石麟。
地遥徒有泪,洒向北风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悼念卫尉邵少卿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中表达了对逝者地位显赫和年事已高的感慨,以及对其归葬故乡、家人思念之情的描绘。"位至九卿亚"说明邵少卿生前官高位显,仅次于九卿;"年过七十春"则点出他的高龄。"桐乡归葬日"表达了对故土的依恋和对亡者的尊重,"棠树去思人"以棠树寓指故人的离去,令人感伤。"雾里开蒿隧"描绘了送葬队伍在凄迷的雾气中穿行的情景,"原边起石麟"则是墓地的象征,暗示了邵少卿的身后哀荣。最后两句"地遥徒有泪,洒向北风频",表达了诗人对邵少卿离世的无尽哀痛,泪水只能随北风洒落,遥寄哀思。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沉痛的挽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无常之感。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陆羽烹茶处,为堂备宴娱。
冈形来自蜀,山色去连吴。
毫发开明镜,阴晴改画图。
翰林能忆否,此景大梁无。
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谩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齧只危根。
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
孤客心多恐,寒风夜度溪。
山长羸马困,月黑怪禽啼。
远火生樵舍,荒榛乱野蹊。
喜言林馆近,闻犬入犹迷。
古桥经废寺,苍藓旧离宫。
柏殿秋阴冷,莲堂暮色空。
鸟啼山蔼里,僧语竹林中。
寂寞芜城近,萧萧牧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