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济禅师

碧峰秋寺内,禅客已无情。

半顶发根白,一生心地清。

竹房侵月静,石径到门平。

山下尘嚣路,终年誓不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济的禅师在深山寺庙中的生活状态。开篇“碧峰秋寺内,禅客已无情”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心境清净的意境。"碧峰"指的是青翠的山峰,而"秋寺"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寂寞的氛围。"禅客已无情"表明这位禅师已经达到一种超脱世俗情感的修为。

接下来的“半顶发根白,一生心地清”两句,具体描绘了济禅师的外貌和内心世界。"半顶发根白"形象地表现出他的头发已经斑白,但这并不意味着衰老,而是他修行的成果;“一生心地清”则强调了他一生追求精神洁净无染的境界。

中间两句“竹房侵月静,石径到门平”,描绘了济禅师居住环境的宁静与和谐。"竹房侵月静"形容他的住宅被竹林环抱,在明亮而又柔和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安静;“石径到门平”则指出通往他住宅的小路是由石头铺成,既实用又平坦。

最后两句“山下尘嚣路,终年誓不行”,表达了济禅师对于尘世的态度。"山下尘嚣路"象征着纷扰复杂的人间世界,而“终年誓不行”则意味着他坚决地选择远离红尘,一心向佛,不再踏足那条充满诱惑和烦恼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对济禅师生活环境、内外修为的描写,展现了他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高尚境界。

收录诗词(17)

任翻(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末诗人。也叫任蕃,或任藩。出身贫寒,步行到京师去考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放浪江湖,吟诗弹琴自娱。于是就有了游巾子山一段,题诗于壁云:“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正所谓人以文传,文以人传。这篇《宿巾子山禅寺》一诗,由于描写细腻,动静得宜。不胫而走,脍炙人口。后人题诗云;“任蕃题后无人继,寂寞空山二百年”。其诗集一卷,今存诗十八首

  • 籍贯:江南

相关古诗词

洛阳道

憧憧洛阳道,尘下生青草。

行者岂无家,无人在家老。

鸡鸣前结束,争去恐不早。

百年路傍尽,白日车中晓。

求富江海狭,取贵山岳小。

二端立在途,奔走无由了。

形式: 古风

题酒楼壁

此生生在此生先,何事从玄不复玄。

已在淮南鸡犬后,而今便到玉皇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留题阁皂观

花洞门前吠似雷,险声流断俗尘埃。

雨喷山脚毒龙起,月照松梢孤鹤回。

萝幕秋高添碧翠,画帘时捲到楼台。

两坛诗客何年去,去后门关更不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湖南闯斋吟

谁人能识白元君,上士由来尽见闻。

避世早空南火宅,植田高种北山云。

鸡能抱卵心常听,蝉到成形壳自分。

学取大罗些子术,免教松下作孤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