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那能寂寞芳菲节,欲话生平。夜已三更,一阕悲歌泪暗零。

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翻译

花草香美的美丽时节,人怎能在寂寞中度过呢?因而与友人话起了生平夜至三更,禁不住弹唱一曲,悲歌低吟浅唱,竟引得清泪暗流。
要知道春花秋叶,季节更替地催促时光流转,恍惚间鬓角已添了白发,索性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再去操心那深厚的虚名。

注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等。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另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芳菲节:指春天。
一阕:一曲。
零:滴落。
秋叶春花促:岁月催人老之意。
促:短促,时间紧。
点鬓星星:鬓边白发杂生。
语出左思《白发赋》“星星白发,生于鬓垂”。
星星:形容白发星星点点地生出。
倾:这里是一饮而尽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词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采桑子》。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词人的内心情感。在春天的花开花落季节,词人却感到孤独和寂寞,无法诉说自己的人生经历。夜晚已深至三更,他独自低唱悲歌,泪水悄然滑落。他深知岁月无情,秋叶春花的更替迅速,自己也已两鬓斑白。面对时光荏苒,他选择及时行乐,举杯畅饮,不愿去追问那些虚无的千秋万岁之名。整首词透露出词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当下生活的珍视。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

白衣裳凭朱栏立,凉月趖西。

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

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形式: 词牌: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