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翻译

我喜欢的并不只是雪花轻舞飞扬的姿态,还有它那不惧寒冷的精神。无根却似有根,有着人间富贵之花不可比拟的高洁之姿。
谢道韫去世后有谁真正了解、怜惜它呢?漂泊天涯,在寒冷的月光和悲笳声中任西风吹向无际的大漠。

注释

采桑子:词牌名,词名由乐府相和歌辞《采桑曲》(陌上桑)变来,它本是大曲的“摘遍”。
又名“丑奴儿”、“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
双调,上下片各四句,押三平韵,各二十二字,共四十四字,用中吕宫。
癖爱:癖好,特别喜爱。
轻模样:雪花轻轻飞扬的样子。
此谓对于雪花的偏爱。
根芽:比喻事物的根源、根由。
富贵花:指牡丹或者海棠之类的花。
谢娘:晋王凝之妻谢道韫有文才,后人因称才女为“谢娘”。
谢道韫曾咏过雪花。
悲笳:悲凉的笳声。
笳,古代军中号角,其声悲壮。
瀚海:沙漠,此指塞外之地。

鉴赏

这首词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采桑子》,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种不同于世俗繁华的美。"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表达的是对这种清冷、淡雅之美的欣赏,不因其外表的简单而轻视,反而在寂静孤独中更显其独特魅力。"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暗喻这种美来自内心深处,不属于尘世的荣华富贵,而是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借谢娘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这种孤芳自赏的特质的感慨,认为在离别之后,很少有人能理解并珍惜这种美。"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通过描绘寒夜的月光、悲凉的胡笳和广袤无垠的沙漠,渲染出一种辽阔而寂寥的意境,进一步强化了词中主人公的孤独与漂泊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新脱俗的语言,传达了词人对超凡脱俗之美的向往和对孤独命运的沉思,展现了纳兰性德深情内敛的词风。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金人捧露盘.净业寺观莲,有怀荪友

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

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

此时画阁垂杨岸,睡起梳头。

旧游踪,招提路,重到处,满离忧。想芙蓉湖上悠悠。

红衣狼藉,卧看桃叶送兰舟。

午风吹断江南梦,梦里菱讴。

形式: 词牌: 金人捧露盘 押[尤]韵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

谁复留君住。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最忆西窗同剪烛,却话家山夜雨。不道只、暂时相聚。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黄叶下,秋如许。

曰归因甚添愁绪。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有解忆、长安儿女。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身世恨,共谁语?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