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深秋时节身处边塞的孤独感受。"谁相忆"表达了词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周围只有"木叶萧萧"的凄凉景象,映衬着漫长而遥远的"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进一步强化了空间的辽阔与内心的孤寂,仿佛连屏风上的山水都融入了梦境,显得遥不可及。

在美好的时光里,词人更加珍惜眼前的风景,但并非为了传统的登高习俗,而是因为这美景触动了他的思乡之情,使他感到"魂销"。最后,词人借南归的大雁表达了更深的寂寥,大雁南飞,似乎也带走了他的乡愁,使得孤独感更为强烈。

总的来说,这首《采桑子·九日》通过深秋景色和意象,展现了纳兰性德细腻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故乡深深的怀念。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金人捧露盘.净业寺观莲,有怀荪友

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

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

此时画阁垂杨岸,睡起梳头。

旧游踪,招提路,重到处,满离忧。想芙蓉湖上悠悠。

红衣狼藉,卧看桃叶送兰舟。

午风吹断江南梦,梦里菱讴。

形式: 词牌: 金人捧露盘 押[尤]韵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

谁复留君住。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最忆西窗同剪烛,却话家山夜雨。不道只、暂时相聚。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黄叶下,秋如许。

曰归因甚添愁绪。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有解忆、长安儿女。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身世恨,共谁语?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慰西溟

何事添凄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须知道、福因才折。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古成血。听谯鼓,二更彻。

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古冷长安月。又萧寺,花如雪。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