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胡珵隐君

星聚西豪里,人谁识少微。

忘怀卷外少,此道眼中稀。

笔墨腾瀛禁,图书动衮衣。

趋风忻并世,一语欲清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群星聚集在西方豪杰之地,谁能理解那微小的星辰?
在书卷之外,人们往往忽略,这样的境界在眼前却罕见。
书法和文字在广阔的海洋中跃动,书籍触动着华丽的官袍。
我欣喜于与同代人共同追求,一句话想要澄清是非。

注释

星聚:比喻人才或事物聚集。
少微:古代星宿名,象征地位低微。
卷外:指世俗或常规之外。
此道:此处指超凡的艺术或学问之道。
腾瀛:形容书法或文字生动活泼。
图书:泛指书籍。
衮衣:古代帝王和官员的礼服,象征尊贵。
趋风:追随风气。
一语:一句话。
清非:澄清是非,表达真知灼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赠予友人胡珵隐君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胡珵隐君才华的赞赏和对他独特品性的认同。"星聚西豪里"描绘了胡珵在才子云集之地如同星辰般耀眼,而"人谁识少微"则暗示他的才华并未被大众广泛认知,更显其低调。"忘怀卷外少,此道眼中稀"进一步强调了胡珵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专注于内心所爱之事。

"笔墨腾瀛禁,图书动衮衣"这两句赞美胡珵的文采飞扬,他的文字如同波涛汹涌,连皇宫的禁地也为之震撼,藏书丰富,学问深厚。"趋风忻并世"表达了诗人对同时代能有这样优秀人物的欣喜,"一语欲清非"则寄寓了对胡珵清新脱俗人格的敬仰,认为他的话语具有净化人心的力量。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扬朋友才情与品格的诗,体现了诗人对胡珵的高度评价和深厚的友情。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赠闻人子进

丹地清江若有期,卜居仍俯小涟漪。

颇怜松竹无多地,祇顿琴书已近篱。

久雨不妨田要润,暂凉真与病相宜。

何当去此炎歊酷,日待风高脱叶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上之回

卫骑绝沙漠,前驱过玉门。

云旗梢月窟,辇道属乌孙。

万国森环卫,三灵骇骏奔。

声容同日月,威德被乾坤。

巡狩知无外,蛮戎识至尊。

何当鸣警跸,高会宴昆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元]韵

用李参政游延福寺韵上之

落日泉南郡,秋风岭北城。

台符均庶等,杖履喜幽行。

与客情文重,持怀事物轻。

致君皆典礼,跻俗向丕平。

相业瓯名在,辞华钵韵成。

岂惟才广大,且复性澄泓。

贱子欣承庇,微官得代耕。

孤单常自畏,比数欲谁名。

橐有书千卷,家无屋一楹。

朝廷今再造,心迹渐双清。

山转客容薄,天迷海色横。

心期奉圯履,镕冶在高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用徐谏议韵上谢参政

名传蔡国冠儒林,二百年来庆泽深。

同德允为贤相法,醉经端向古人寻。

稍提阙里西河意,尽扫桑间濮上音。

行听雨濛歌迅召,不应衮绣有遐心。

力辞大政勋方著,均佚琳宫道益深。

北阙嘉猷常简在,东山春色寄幽寻。

半言夙契三乘偈,一噫何妨万窍音。

贱子抠衣陪下士,天游六凿已无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