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侠行

简书八道发明光,诏徙群豪赴朔方。

神武临轩耽虎视,将军秉钺郁鹰扬。

山东十二诸侯国,海滨五百义士乡。

厌乱齐臣思定伯,殷忧汉使出勤王。

敌骄拟纵田单火,客愤能飞驺衍霜。

彀骑人人白羽箭,民兵处处绿沈枪。

九河寒色旌旗动,岱岳秋阴鼓角长。

各倚少年轻燕颔,曾经遣戍守渔阳。

一匡九合岂受赐,排难解纷不可当。

往岁潢池先陷阵,三时大战银冶场。

功名未致有庄贾,肝胆欲倾无孟尝。

天子只今顾西北,男儿侠骨埋边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此诗《齐侠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古代英雄豪杰为国家安宁、民族大义而英勇奋斗的场景。

首句“简书八道发明光”,以简书象征朝廷的命令,八道代表四方八面,表明朝廷的政令如日中天,光芒四射。接着“诏徙群豪赴朔方”一句,点明朝廷调遣各地英雄豪杰前往北方边境,准备抵御外敌入侵。

“神武临轩耽虎视,将军秉钺郁鹰扬”两句,通过神武皇帝的威严形象和将军手持钺斧的英姿,展现了军队的雄壮与决心。接下来“山东十二诸侯国,海滨五百义士乡”描绘了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的情景。

“厌乱齐臣思定伯,殷忧汉使出勤王”两句,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忠臣良将的赞美,以及他们为了国家安宁,不畏艰险,挺身而出的精神。

“敌骄拟纵田单火,客愤能飞驺衍霜”两句,运用典故,描述了敌人嚣张的态度和英雄们的愤怒与决心,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激烈战斗。

“彀骑人人白羽箭,民兵处处绿沈枪”描绘了军队装备精良,士兵们斗志昂扬,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的场面。

“九河寒色旌旗动,岱岳秋阴鼓角长”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战场的紧张气氛,同时旌旗飘扬、鼓角齐鸣,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壮观。

“各倚少年轻燕颔,曾经遣戍守渔阳”两句,赞扬了年轻将领的勇猛与忠诚,他们曾被派遣到遥远的渔阳地区戍守边疆。

“一匡九合岂受赐,排难解纷不可当”表达了对英雄们为国家统一、解决纷争所做出的贡献的高度评价。

“往岁潢池先陷阵,三时大战银冶场”回顾了过去英雄们在潢池、银冶场等地的英勇战斗。

“功名未致有庄贾,肝胆欲倾无孟尝”表达了对英雄们未能得到应有的功名与赏识的遗憾,同时也赞扬了他们高尚的品质与无私的奉献精神。

最后,“天子只今顾西北,男儿侠骨埋边疆”总结了主题,强调了国家的安全与和平需要英雄们的牺牲与付出,表达了对英雄们的崇高敬意。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激昂,通过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描绘,弘扬了忠诚、勇敢、牺牲的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历史感。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赋得金谷园障子

谁将金谷传毫素,座上无人不回顾。

乍展旋惊涧水流,才开已识河阳路。

四壁真看片锦围,中庭如见双鬟度。

移席休临坠妓楼,解衣欲挂沙棠树。

彷佛明妃出塞吟,听来未必梁尘误。

诗成酌我我岂辞,便过三斗无论数。

绿珠安在恰当垆,似留且往势可呼。

意惨昆崙紫䆗窱,色寒沧海红珊瑚。

君家富贵合如此,此时那知有障子。

纵然客散掩空堂,犹闻夜夜春风起。

形式: 古风

送申职方谪莱州推官

嫖姚三疏奏明光,九月王师扫大荒。

不求十万羽林骑,从军但请尚书郎。

看君未是侯门客,草檄论兵一当百。

片言不合径拂衣,坐使元戎气萧索。

汉主临轩送逐臣,褰帷海上及行春。

正逢匹妇衔冤雨,一洒浮尘不污人。

游燕曾携短匕首,袖里虹蜺今在否。

出关若见弃繻生,为余持赠单于走。

形式: 古风

送赵员外行边

狐白之裘紫骝马,鸣鞭东走渔阳野。

自言天子授长缨,明光殿前三使者。

飞檄远度桃花山,昨日辽西校战还。

吹律春风回黍谷,扬旌暮雪洒榆关。

关门一望烟尘色,抵掌志驰伊吾北。

岂独秦人重绕朝,誓令羌虏避充国。

此行不按督亢图,欲画地形取匈奴。

指挥千障铁如意,出入双鞬金仆姑。

骠骑将军绿沈甲,鹴鸠大夫黄石法。

碛里兵屯种玉田,云边燧起弹琴峡。

元戎幕府赠吴钩,太守离歌岐麦秋。

看君归奏称上意,何足道哉万户侯。

形式: 古风

赋得狼居胥山送李侍御

材官十万绝大幕,踰河一战胡儿却。

夜纵翼兵袭章渠,系以往封狼居胥。

姑衍山头列旗鼓,中坛拥纛陈首虏。

帐前面缚三当户,骠骑将军醉歌舞。

北风千里云摧颓,瀚海波涛蹴日回。

汉家天子雄才哉,捷书亲发柏梁台。

君持绣斧五原郡,牧马单于不敢问。

黄沙白草寒冥冥,今年为王犁二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