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金谷园障子

谁将金谷传毫素,座上无人不回顾。

乍展旋惊涧水流,才开已识河阳路。

四壁真看片锦围,中庭如见双鬟度。

移席休临坠妓楼,解衣欲挂沙棠树。

彷佛明妃出塞吟,听来未必梁尘误。

诗成酌我我岂辞,便过三斗无论数。

绿珠安在恰当垆,似留且往势可呼。

意惨昆崙紫䆗窱,色寒沧海红珊瑚。

君家富贵合如此,此时那知有障子。

纵然客散掩空堂,犹闻夜夜春风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幅描绘金谷园的障子画的欣赏与想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金谷园的美景与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与情感。

首句“谁将金谷传毫素”,以问句形式引出主题,仿佛在询问是谁将金谷园的美丽通过画作传递给了后人。接着,“座上无人不回顾”描绘了观者对这幅画作的赞叹与沉迷,即使在座之人也无不被吸引,回望画中景象。

“乍展旋惊涧水流,才开已识河阳路”两句,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了画面中的生动场景——水流潺潺,仿佛能听到水声,而河阳路则让人联想到历史故事,增添了几分遐想与怀旧之情。

“四壁真看片锦围,中庭如见双鬟度”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精致与生动,四壁如同被锦缎环绕,中庭则仿佛有两位女子轻盈地走过,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美感。

“移席休临坠妓楼,解衣欲挂沙棠树”这两句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画中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环境,暗示了金谷园的奢华与雅致。

“彷佛明妃出塞吟,听来未必梁尘误”巧妙地将历史人物王昭君(明妃)与画中情景联系起来,通过她的吟唱,营造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诗成酌我我岂辞,便过三斗无论数”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的喜爱与赞赏,愿意为它饮酒赋诗,不计酒量。

“绿珠安在恰当垆,似留且往势可呼”通过引用绿珠的故事,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渴望。

“意惨昆仑紫窱,色寒沧海红珊瑚”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色彩与情感的描绘,展现了画作中深沉与热烈并存的复杂情感。

最后,“君家富贵合如此,此时那知有障子。纵然客散掩空堂,犹闻夜夜春风起”总结了对金谷园及其画作的感慨,无论是富贵人家还是普通百姓,都能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即使在寂静的夜晚,也能听见春风的声音,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不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谷园障子画的细腻描绘与联想,展现了对历史、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送申职方谪莱州推官

嫖姚三疏奏明光,九月王师扫大荒。

不求十万羽林骑,从军但请尚书郎。

看君未是侯门客,草檄论兵一当百。

片言不合径拂衣,坐使元戎气萧索。

汉主临轩送逐臣,褰帷海上及行春。

正逢匹妇衔冤雨,一洒浮尘不污人。

游燕曾携短匕首,袖里虹蜺今在否。

出关若见弃繻生,为余持赠单于走。

形式: 古风

送赵员外行边

狐白之裘紫骝马,鸣鞭东走渔阳野。

自言天子授长缨,明光殿前三使者。

飞檄远度桃花山,昨日辽西校战还。

吹律春风回黍谷,扬旌暮雪洒榆关。

关门一望烟尘色,抵掌志驰伊吾北。

岂独秦人重绕朝,誓令羌虏避充国。

此行不按督亢图,欲画地形取匈奴。

指挥千障铁如意,出入双鞬金仆姑。

骠骑将军绿沈甲,鹴鸠大夫黄石法。

碛里兵屯种玉田,云边燧起弹琴峡。

元戎幕府赠吴钩,太守离歌岐麦秋。

看君归奏称上意,何足道哉万户侯。

形式: 古风

赋得狼居胥山送李侍御

材官十万绝大幕,踰河一战胡儿却。

夜纵翼兵袭章渠,系以往封狼居胥。

姑衍山头列旗鼓,中坛拥纛陈首虏。

帐前面缚三当户,骠骑将军醉歌舞。

北风千里云摧颓,瀚海波涛蹴日回。

汉家天子雄才哉,捷书亲发柏梁台。

君持绣斧五原郡,牧马单于不敢问。

黄沙白草寒冥冥,今年为王犁二庭。

形式: 古风

送徐汝思郎中入蜀

岷江东流何渺茫,仙舟西去指华阳。

峡深当画暗雷雨,白帝青天豁大荒。

一望峨眉山上月,风吹寒影堕潇湘。

益州部里占星使,草色春时接夜郎。

客将河汉支机石,归自乘槎历七襄。

苌弘碧血埋难化,杜宇啼魂怨未忘。

胡不为我排阊阖,愿君致之北斗傍。

即今叱驭九折坂,金精元气参翱翔。

雪峰突兀三飞梁,中挂鸟道通蛮方。

司马长卿子虚赋,其文可以陵太苍。

临邛小监杨得意,亟荐词臣谒建章。

后来此事益寂寞,烟尘万里遥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