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的《和登灵州山》。诗中以“坡公”即苏轼的典故开篇,表达了对苏轼风流才情的追思与敬仰。接着,诗人通过“为官多白望”、“当国只青苗”的对比,讽刺了当时官场的虚伪与不实。后两句“更无孤鹤飞明月,宁有潜蛟泣洞箫”,运用了孤鹤、潜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悲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最后,“摇落江潭浑似梦,荔阴深处听回潮”两句,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既描绘了江边景色的萧瑟,又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整体而言,此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