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满眼山川感旧游,依然野水自横舟。
一樽长照古今月,两鬓不禁天地秋。
有屋有田清颍尾,自蒲自柳曲江头。
虚名不落人间世,一径松风稳跨牛。
这首诗是于石在宋末元初时期创作的,题名为《次韵君会感思》。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旧日游历场所的怀念,以及对于岁月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满眼山川感旧游"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主旨,即面对熟悉的山水景致,不禁想起过去的游历经历。"依然野水自横舟"则是说尽管时间已经流逝,自然界的变迁不大,但那条小溪仍旧在波光粼粼中缓缓流动,仿佛时光静好。
接下来的"一樽长照古今月,两鬓不禁天地秋"诗人借助对酒和月亮的描写,表达了对于时间永恒与个人的生老病死之间矛盾的情感。酒可以长久保存,而月亮自古至今从未改变,但人类的发际却在不知不觉中变白,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
"有屋有田清颍尾,自蒲自柳曲江头"诗人描述了一个宁静安逸的生活场景,有自己的房舍和田地,在清澈的小溪边上种植蒲苇和柳树,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虚名不落人间世,一径松风稳跨牛"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名利的淡然,以及对自然界中简单而宁静生活态度的向往。"虚名"指的是那些社会上的荣誉和地位,并非真正有价值的事物,而"一径松风"则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稳跨牛"则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态度的坚守和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月亮、田园等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
不详
四野杳无车马喧,竹阴篱落半开门。
牛归落叶径边径,犬吠斜阳村外村。
老树不摇波弄影,扁舟已去岸留痕。
悠然乐意相关处,坐对青山两不言。
一室志天下,何须山更深。
英雄四海眼,道义百年心。
蕉鹿梦中梦,松风吟处吟。
幽泉鸣绝壁,不作世间音。
闭门久不出,摩挲鬓欲翁。
有杯问明月,无扇障西风。
神骏老嘶枥,纸鸢高入空。
天应怜我懒,瓜圃自泉通。
团扇初分月桂芳,单衣乍试雪罗香。
新荷祇似世情薄,飞絮不如归兴忙。
梅润图书晨雨暝,棋声庭院午风凉。
日来竹报平安否,试向平泉问赞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