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述所怀寄秘阁侍郎

何事情怀郁不开,为思蓬阁谪仙才。

通宵空有梦魂去,隔月更无篇咏来。

夜室已闻啼蟋蟀,秋庭惟见长莓苔。

清晨懒把菱花照,两鬓如丝堪自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著名诗人李昉的《偶述所怀寄秘阁侍郎》,从内容上看,诗人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情感郁结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何事情怀郁不开”直白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压抑,而“为思蓬阁谪仙才”则是说这种情绪源于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蓬阁谪仙才"暗示友人的才华横溢,但却因距离遥远而无法相见。

接下来的“通宵空有梦魂去,隔月更无篇咏来”表达了诗人夜不能寐,每当月光洒满窗台,却又无从收到友人的书信或诗词,这种期待中的孤独与失落让人感到心酸。

“夜室已闻啼蟋蟀,秋庭惟见长莓苔”则是用蟋蟀鸣叫和秋天的莓苔来描绘一个静谧而又萧索的夜晚场景。蟋蟀在夜间发出细微的声音,更凸显了诗人孤独的情怀,而“长莓苔”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老去。

最后,“清晨懒把菱花照,两鬓如丝堪自咍”写的是清晨时分,对镜中的自己,头发如同细丝,这种形容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外貌,更透露出一种衰老与无奈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人生画卷。

收录诗词(91)

李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 字:明远
  • 籍贯: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
  • 生卒年:925年-996年2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寄秘阁侍郎

楮冠仍用竹为簪,随分林亭自称心。

病里亦难全断酒,老来无柰更耽吟。

闲行策杖青苔径,静坐移床绿树阴。

时有新诗寄何处,蓬丘仙客是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辄歌盛美寄秘阁侍郎

满朝清望更谁如,才略文章尽有馀。

避宠怕闻调鼎鼐,爱闲专喜掌图书。

歌诗唱和心偏乐,势利奔趋迹自疏。

恰与宗兄性相近,好来城外卜邻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辄歌盛美献秘阁侍郎

济时才略本纵横,翻向文章振大名。

政事堂中辞重位,图书阁下养闲情。

高高节行将谁比,的的襟怀向我倾。

吟得新诗只相寄,心看轩冕一铢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暑雨初晴炎风称解更逢连假甚适闲情竹轩正恣于高眠蓬阁忽贻于佳句一篇一咏虽许于唱酬载笑载言颇疏于陪接不蒙顾我深所慊怀敢次来章用伸微抱

一朝才退掩衡门,如此争能答圣恩。

病质尚惭纡组绶,闲心惟拟泥琴樽。

行虽策杖身无力,卧亦看书眼渐昏。

蓬阁神仙转疏我,近来曾不访西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