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仲隆快目楼壁

天上张公百尺楼,眼高四海气横秋。

只愁笑语惊阊阖,不管栏干犯斗牛。

远水拍天迷钓艇,西风万里入貂裘。

面前不着淮山碍,望到中原天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天空中的张公楼高耸入云,眼光远大,秋意横溢。
只担心欢声笑语会惊动天宫,不顾栏杆直指星空牛郎星和织女星。
远处的江水拍打着天空,使钓鱼的小船迷失方向,西风吹过万里,吹进貂皮衣中。
眼前没有淮河山脉阻挡视线,可以一直望向中原大地的尽头。

注释

阊阖:神话中的天门,这里代指天宫。
斗牛:二十八宿中的两个星宿,象征天空。
钓艇:小舟,用于垂钓。
貂裘:用貂皮制成的贵重衣物。
淮山:淮河的山脉,此处指地理障碍。
中原:古时指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观的画面,张公百尺楼高耸入云,其气势非凡。开篇即以“天上张公百尺楼”、“眼高四海气横秋”勾勒出楼之雄伟与主人的胸襟阔远。紧接着,“只愁笑语惊阊阖,不管栏干犯斗牛”表现了主人不仅有超凡脱俗的气度,而且对世事持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下片“远水拍天迷钓艇,西风万里入貂裘”则将视野扩展至更为广阔,让人仿佛感受到那无垠的自然景观与深邃的空间感。而“面前不着淮山碍,望到中原天尽头”则是诗人站在这高楼之上所能达到的最远视界,它既是对物质距离的一种跨越,也象征了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飞扬。

整首诗通过对张公楼的描写,以及主人与自然景观的互动,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也映射出当时文人墨客追求精神自由和艺术创作的理想状态。

收录诗词(33)

刘仙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名儗。与刘过齐名,称为“庐陵二布衣”。著有《招山小集》一卷。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为《招山乐章》一卷

  • 字:叔儗
  • 号:招山
  •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相关古诗词

题岳阳楼

八月书空雁字联,岳阳楼上俯晴川。

水声轩帝钧天乐,山色玉皇香案烟。

大舶驾风来岛外,孤云衔日落吟边。

东南无此登临地,遣我飘飘意欲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一剪梅

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罗带轻分。

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村。

更没心情共酒尊。春衫香满,空有啼痕。

一般离思两销魂。马上黄昏。楼上黄昏。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木兰花慢.秋日海棠

渐秋空向晚,被风雨、趱重阳。

正木落疏林,海棠枝上,忽见红妆。

料应妒他兰菊,任年年、独甚占秋光。

故把春风娇面,向人逞艳呈芳。看来毕竟此花强。

只是欠些香。诮一似当年,五陵公子,却厌膏粱。

肯来水边竹下,与幽人、相对说凄凉。

只恐夜深花睡,五更微有清霜。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永遇乐.春暮有怀

青幄蔽林,白毡铺径,红雨迷楚。

画阁关愁,风帘卷恨,尽日萦情绪。

阳台云去,文园人病,寂寞翠尊雕俎。

惜韶容、匆匆易失,芳丛对眼如雾。

巾欹润裛,衣宽凉渗,又觉渐回骄暑。

解箨吹香,遗丸荐脆,小芰浮鸳浦。

画栏如旧,依稀犹记,伫立一钩莲步。

黯销魂,那堪又听,杜鹃更苦。

形式: 词牌: 永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