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吕公洞

窈窕吕公洞,逶迤玉泉侧。

涧流缅松门,石梁亘云壁。

始入日匿影,徐转天漏白。

灵窟度萦回,细径缘欹仄。

杖边霏渐分,衣上霰微积。

紫芝敷异芬,瑶草弄明色。

穷猿倒窥人,仙鼠飞避客。

遥遥薜萝阴,袅袅苍翠夕。

金膏欣可餐,石髓恨难识。

意惬诸妄遗,神超万缘释。

伊予事沈冥,夙负山水癖。

曩闻吕仙名,兹览修真迹。

丹炉灭灰烬,石床有苔蚀。

一游洞庭波,千载杳消息。

圭组知尔忘,烟霞恣所适。

私哂名利心,䠥躠竟何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吕公洞的奇景与感悟。开篇“窈窕吕公洞,逶迤玉泉侧”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洞穴的幽深与泉水的蜿蜒,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接着,“涧流缅松门,石梁亘云壁”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壮丽与奇特,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始入日匿影,徐转天漏白”描绘了进入洞穴后光线的变化,从昏暗到逐渐明亮的过程,暗示着心灵的觉醒与光明的到来。“灵窟度萦回,细径缘欹仄”则通过曲折的路径,象征着修行之路的艰难与曲折。

“杖边霏渐分,衣上霰微积”写出了行走过程中的自然景象,雾气与雪花的细微变化,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寓意着修行者内心的纯净与升华。“紫芝敷异芬,瑶草弄明色”则以紫芝与瑶草的美丽,象征着修行者追求的高尚品质与精神境界。

“穷猿倒窥人,仙鼠飞避客”通过动物的反应,侧面表现了洞穴的神秘与不凡,同时也寓意着修行者面对诱惑时的坚定与智慧。“遥遥薜萝阴,袅袅苍翠夕”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色,薜萝的阴影与苍翠的晚霞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

“金膏欣可餐,石髓恨难识”表达了对洞中珍宝的向往与渴望,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过程中对物质欲望的超越。“意惬诸妄遗,神超万缘释”则是对内心平静与超脱的追求,意味着在修行的过程中,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最后,“伊予事沈冥,夙负山水癖”表明了作者对山水的喜爱与痴迷,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曩闻吕仙名,兹览修真迹”提到了吕公洞的历史与传说,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丹炉灭灰烬,石床有苔蚀”描述了洞内遗迹的现状,既有历史的沧桑感,也蕴含着对过去修行者的敬仰之情。“一游洞庭波,千载杳消息”表达了对洞庭湖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圭组知尔忘,烟霞恣所适”则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私哂名利心,䠥躠竟何益”则是对世俗追求的反思,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满足远比物质追求更为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吕公洞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更深刻地探讨了修行、超脱与个人追求的主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历史与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54)

李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窦寺妙高台

吾闻妙高台,海涌金芙蓉。

上有万古苔,虎豹留其踪。

日月挂天柱,烟霞韬石峰。

所嗟异僧去,寂寞青山钟。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含珠林

佛有舍利珠,瘗之海东石。

夜来九龙争,风雨拔林柏。

六丁纷呵护,宝物安所宅。

至今月黑时,光腾几千尺。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石窦

石窦海眼通,乳泉四时泄。

仰睇杳而深,谁剜翠屏裂。

青噀千峰云,白含万年雪。

膏砂原异窍,鸟鼠或同穴。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桃花坑

高僧飞锡地,锦石名桃花。

吾非勾漏令,乃此逢丹砂。

云中吠仙大,洞底流胡麻。

定有逃秦者,人烟隔暮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