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吏部李侍郎见示秋夜望月忆诸侍郎之什其卒章有前后行之戏因命仆继作

清秋发高兴,凉月复闲宵。

光逐露华满,情因水镜摇。

同时亦所见,异路无相招。

美景向空尽,欢言随事销。

忽听金华作,诚如玉律调。

南宫尚为后,东观何其辽。

名数虽云隔,风期幸未遥。

今来重馀论,怀此更终朝。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翻译

清秋时节引发内心的欢悦,凉爽的月夜又增添闲适的时光。
月光追逐着满地的露珠,熠熠生辉,情感随着如水般明净的月影轻轻摇曳。
虽然我们同时目睹此景,却因各奔前程无法互相招呼。
眼前的美景空自消逝,欢声笑语随着事物变迁而逐渐消散。
忽然传来金秋的乐曲,其音律如同美玉般和谐悦耳。
南宫的盛会尚在后头,东观的景致又是何等辽阔。
虽然身份名望看似有别,但风雅的志趣庆幸并未遥远。
如今重提这些话题,心中怀想直至终日。

注释

清秋:指秋天气候清爽的时期。
发高兴:引发内心的欢悦。
凉月:凉爽的月夜。
闲宵:闲适的夜晚时光。
光:月光。
逐:追逐。
露华:露珠的光彩。
满:遍布,满地。
情:情感。
因:随着。
水镜:如水般明净的月影。
摇:轻轻摇曳。
同时:同时期,同时刻。
亦:也。
所见:所看到的景象。
异路:不同的道路,比喻各奔前程。
无相招:无法互相招呼。
美景:美丽的景色。
向空尽:空自消逝,指美景逐渐消失。
欢言:欢声笑语。
随事销:随着事物变迁而逐渐消散。
忽听:忽然听到。
金华作:金秋的乐曲,指秋天美妙的音乐。
诚如:确实如同。
玉律调:美玉般和谐悦耳的音律。
南宫:古代指太子所居之宫,这里泛指宫廷中的重要场所。
尚为后:尚在后头,指尚未举行。
东观:东面的观景台或楼阁,这里代指广阔的景观。
何其辽:何等辽阔,形容非常广阔。
名数:身份、名望。
虽云隔:虽然看似有别。
风期:风雅的志趣,高尚的情操。
幸未遥:庆幸并未遥远,指仍能保持相近的志趣。
今来:如今,到现在。
重馀论:重新提及这些话题。
怀此:心中怀想这些。
更终朝:直至终日,一整天都在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秋夜晚的月光景象,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清秋发高兴,凉月复闲宵”两句,勾勒出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寒意的秋夜场景,其中“高兴”二字暗示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而“闲宵”则是对这静谧夜晚的一种形容。

接着,“光逐露华满,情因水镜摇”两句,以月光如水、露珠似镜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不定。其中“光逐露华满”描绘了月光洒在露珠上的景致,而“情因水镜摇”则是对这种景致引起的情感共鸣。

“同时亦所见,异路无相招”一句,表明诗人与友人的隔绝状态,即便是在同一个时刻,望着同一轮月亮,但由于各自身处不同的道路,没有相互召唤的可能。

“美景向空尽,欢言随事销”两句,则是对这份美好但又易逝的景致和情感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感叹,这些美好的时刻和话语最终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

“忽听金华作,诚如玉律调”两句,是对音乐的赞美,它们如同高贵的金华之声,如同精美的玉制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一般悦耳动听。

“南宫尚为后,东观何其辽”一句,通过对建筑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广阔。

“名数虽云隔,风期幸未遥”两句,则是对友人之间虽然因名声而相连,但因距离而感到难以及时会面的感慨。诗人认为尽管时间还未远,但也希望这个“风期”(可能指特定的季节或时刻)能早点到来,以便能够见面。

最后,“今来重馀论,怀此更终朝”一句,是诗人的决心,表示他将会继续在这清晨回味和讨论过往的美好,与之共度剩下的时间。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露珠、水镜等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音乐的赞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

未央钟漏晚,仙宇蔼沈沈。

武卫千庐合,严扃万户深。

左掖知天近,南窗见月临。

树摇金掌露,庭徙玉楼阴。

他日闻更直,中宵属所钦。

声华大国宝,夙夜近臣心。

逸兴乘高阁,雄飞在禁林。

宁思窃抃者,情发为知音。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

清风阊阖至,轩盖承明归。

云月爱秋景,林堂开夜扉。

何言兼济日,尚与宴私违。

兴逐蒹葭变,文因棠棣飞。

人伦用忠孝,帝德已光辉。

赠弟今为贵,方知陆氏微。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乂

贵贱虽殊等,平生窃下风。

云泥势已绝,山海纳还通。

忽叹登龙者,翻将吊鹤同。

琴诗犹可托,剑履独成空。

畴昔尝论礼,兴言每匪躬。

人思崔琰议,朝掩祭遵公。

作善神何酷,依仁命不融。

天文虚北斗,人事罢南宫。

上幸既伤旧,下流弥感衷。

无恩报国士,徒欲问玄穹。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和崔尚书喜雨

积阳虽有晦,经月未为灾。

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汉回。

仁心及草木,号令起风雷。

照烂阴霞止,交纷瑞雨来。

三辰破黍稷,四达屏氛埃。

池溜因添满,林芳为洒开。

听中声滴沥,望处影徘徊。

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

无论验石鼓,不是御云台。

直颂皇恩浃,崇朝遍九垓。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