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阳城湖

不知何所事,身堕渺茫间。

岸白流鱼沫,天青出蚬山。

树微看渐灭,云薄去如闲。

无限随波意,轻舟试往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渡过阳城湖时所见的景象与内心感受,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哲思。

首句“不知何所事,身堕渺茫间”,开篇便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置身于广阔天地之感。诗人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又或许是在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他的身心仿佛融入了无垠的空间之中。

接着,“岸白流鱼沫,天青出蚬山”两句,细腻地描绘了湖畔与天空的景色。白色的岸边,鱼儿跃起激起泡沫,映衬着清澈的水面;而远处的青山,在蓝天的背景下若隐若现,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壮丽的画面。

“树微看渐灭,云薄去如闲”则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树木在远处逐渐消失在视野中,云朵则轻盈地飘动,仿佛它们也有自己的节奏与悠闲。这些景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最后,“无限随波意,轻舟试往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的平静。在这片广阔的水域中,诗人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无论是顺流而下还是逆水行舟,都充满了自在与洒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是一曲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赞歌。

收录诗词(55)

法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梁溪道中逢姚孟

十载俱漂泊,惊逢落照前。

闲云都不问,芳草似相怜。

春水浮平野,人家近远天。

肯乘明月色,随意踏吴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曳杖

曳杖出溪口,月斜溪水喧。

云闲逐去鸟,山尽见孤村。

野外垂天影,松间堕月痕。

回头疏磬发,有寺石为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寄李五已山

乾坤添白发,江海限红尘。

独树逢残月,清宵忆故人。

蝶占春后梦,鹤想病中身。

安得西归翼,裁书慰尔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憨山师自岭南寄楞伽新疏并书赋答凡三首时大师以弘法罹难废东海禅席遣戍南荒(其一)

师于热海放慈航,丹徼朱厓信渺茫。

天意逆扶金策杖,君恩翻起铁衣裳。

山回象郡风烟黑,身倚蛮方日月黄。

今夕短戈聊当锡,莲花犹在舌端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