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人坐秋树下,月在秋树上。

苦吟落叶空,瘦影自相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漾]韵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秋日景象。诗人巧妙地将“人”、“秋树”、“月”和“落叶”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孤独又和谐的氛围。

首句“人坐秋树下”,简单的一句话,却勾勒出了一个静默的场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秋天的树荫下,与自然融为一体,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这里的“秋树”不仅指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

第二句“月在秋树上”,则将视角转向天空,月亮仿佛挂在这片秋林之上,与地面的人形成了上下呼应的关系。这种安排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超脱的美感。

接下来的“苦吟落叶空”,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通过“苦吟”二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命、时间或是某种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而“落叶空”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一句“瘦影自相向”,将诗人的思绪进一步深化。在这里,“瘦影”不仅是对月光下树影的描绘,也是诗人自我形象的投射,暗示着在孤独中寻找自我、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同时,“自相向”则表达了内在的对话或反思,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探索与觉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自我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心灵平静的渴望。它不仅是一幅秋日风景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59)

明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得白泉徐侯书

槜李城西从拂袖,归帆直过钓台西。

却怜别后无消息,忽得书来问杖藜。

江岸鹧鸪悲暮雨,柴门燕子惜春泥。

海边犹有甘棠树,几向花阴忆贵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泛舟至桐口

路转青村合,山连赤岸斜。

夕阳飞燕子,茅屋落桐花。

晚墅闻孤笛,轻舟阁浅沙。

前峰望不远,林暝欲栖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题墨山扇图

远屿孤烟起,林亭落日虚。

青山半江影,竹里照残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宾山驻锡云居

满地云山皆幻住,此心若了始为僧。

草茅径仄须扶杖,雾雨堂昏要续灯。

警露鹤鸣穿壁月,弄花猿引挂岩藤。

闭门细究《楞严》旨,镜像年芳未可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