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冬

于年春有冬,于日朝有夕。

漂泊旅亭人,忽尔归来客。

堂堂七尺躯,明明梦窟宅。

青史数行字,荒丘一片石。

人间竟无赖,地下终何益。

但图此生容,入穴免逼迫。

若知养心术,无欲乃良策。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悲凉的情感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虚幻。诗人通过对比“年春有冬,日朝有夕”的自然现象,隐喻人生中的起起伏伏和变化无常。漂泊的旅人忽然成为归客的转折,象征着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人生的偶然性。

“堂堂七尺躯,明明梦窟宅”一句,将人的身体比作梦境中的住所,暗示生命如同一场梦,充满了虚幻与不确定。青史上的几行字与荒丘上的一片石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了短暂的名声与荣耀,后者则是最终归宿的象征,强调了物质与名利的虚无。

“人间竟无赖,地下终何益”表达了对世间功利追求的质疑,以及对死后世界的茫然。诗人似乎在思考,无论生前如何努力,最终都难以逃脱死亡的命运,因此,追求物质与名声并无实际意义。

“但图此生容,入穴免逼迫”则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和对未来的逃避。诗人似乎在说,与其担忧未来无法预知的苦难,不如珍惜眼前的生活,避免不必要的困扰。

最后,“若知养心术,无欲乃良策”点明了诗人的哲学观点,即通过内心的修养来达到心灵的平静与满足,认为无欲无求是面对人生困境的最佳策略。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平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死亡、物质与精神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内心世界的高度关注,具有强烈的哲学意味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3)

普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南山旧居

我本山中人,却来城市住。

一违猿鹤盟,幽思于谁诉。

茅舍锁烟霞,苍苔兹石路。

欲归归未得,花落春光暮。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过牛头寺

行过多歧又问歧,云林深处到来迟。

寺僧相见不相语,自对斜阳读断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悼竹岩处士

竹阴山色郁葱葱,厌俗编茅向此中。

花谢水流人不返,蛛丝空罥半窗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寄杨君谦二首(其一)

都下闻归雁,江东忆故人。

高山千里梦,芳草十年春。

吟苦先催老,心安却耐贫。

吴门他日过,书院许谁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