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大资张公挽诗二首(其一)

遇合时多故,风云气自强。

补天烦大笔,医国见名方。

恻怛忧民意,殷勤荐士章。

可能遗一老,谁复问穹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一止为参政大资张公所作的挽诗之一。通过对张公生前事迹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其在国家大事上的卓越贡献和对人民深切的关怀。

首句“遇合时多故,风云气自强”描绘了张公在动荡时局中,凭借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力挽狂澜的形象。接下来的“补天烦大笔,医国见名方”,进一步赞扬了张公在治理国家方面的高超才能,如同能补天的大笔,又如能治病的良方,体现了他在政治领域的杰出成就。

“恻怛忧民意,殷勤荐士章”则表达了张公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人才的重视。他不仅关心百姓的疾苦,还积极推荐贤能之士,为国家选拔人才,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政治视野。

最后,“可能遗一老,谁复问穹苍”表达了对张公逝世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国家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无人再能像他一样为国家和人民发声,寻求上天的理解和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歌颂了张公的卓越功绩和高尚品德,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364)

刘一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号:太简居士
  •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078~1160

相关古诗词

参政大资张公挽诗二首(其二)

塞垒烽初息,留都倚重臣。

奸骄阴夺气,政化本如春。

待得中兴旦,宁论独病身。

空馀门下士,悲恨不胜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方秘监允迪挽诗二首(其一)

声名三纪在中州,身到蓬山最上游。

笃行岂惟今代少,摛辞仍向古人求。

独嗟宣室催归晚,不料漳滨卧病留。

慷慨严尤三策在,暮年谁识子心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方秘监允迪挽诗二首(其二)

同舍西雍四十春,乱离君我两身存。

宁惟交道全金石,罕见人间此弟昆。

雅志泽民终莫遂,微言忧国岂堪论。

鸬鹚渡口千峰合,悽断西风泪睫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方司业挽诗一首

三纪飞腾近要津,声名磊落动朝绅。

当时荐士韩安国,早岁谈经井大春。

芸省并游今几在,螭坳立处梦曾真。

蹒跚西望门生老,悽断云山泪满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