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泰发参政三首(其一)

公昔遭前政,忠精不少衰。

立谈廷争地,上疏里居时。

意气南山在,名声北斗垂。

心知不亡者,送往得无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为悼念已故好友李泰发参政而作,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怀念和敬仰。首句“公昔遭前政”,暗示了李泰发在前任政权时期遭遇困境,但他的忠诚与精神并未因此减弱。接下来的“立谈廷争地,上疏里居时”描绘了他在朝廷上据理力争,在乡间也积极进言的情景,展现了他坚定的立场和责任感。

“意气南山在,名声北斗垂”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李泰发的豪情壮志比作永不消逝的南山,他的声誉如同北斗星一样高悬,表达了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最后两句“心知不亡者,送往得无悲”,诗人以深沉的情感表达,虽然李泰发离世,但他的精神永存,送别之时,诗人虽感悲痛,却也明白他的精神不死。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充满敬意的挽诗,通过回顾李泰发的生平事迹,赞扬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不朽精神。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挽陈丞相

身已栖岩壑,公初冠庙堂。

奉祠方德庇,次对复恩光。

政尔为舟楫,如何坏栋梁。

绋讴争点笔,衰谢独难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挽陈丞相

中兴论相得耆英,进退能为国重轻。

有望临人山泰华,无私待物器权衡。

两朝礼貌缘同德,多士凭依为至诚。

自古元臣薨位少,一时生死极哀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挽郑禹功

山海淮壖利,吾徒职骏奔。

长官惟我在,同事只公存。

句法深深见,心宗细细论。

清风今已矣,微月耿黄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挽郑禹功

郑公高义绝陈雷,别我姑胥首重回。

书迹横斜良足喜,讣音曲折可胜哀。

定知泡影垂垂尽,故傍江湖得得来。

俗眼看公终未是,无生灭处咏归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