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画如攻诗,意到即奇警。
盖其疏俊姿,笔墨无容骋。
敛之缣楮间,咫尺万里景。
巨然作江山,所得尽幽夐。
冥深风雨重,旷朗云霞屏。
秋光满帆腹,上下天一影。
白鸟不尽飞,枫林有维艇。
稍前牛渚矶,却后瞿塘顶。
岂无乘航戒,尚想然犀炳。
巨灵制坤轴,割截尔何猛。
至今气淋漓,幅背出光耿。
人言此非画,与幻本同境。
然师岂幻者,贞胜以其静。
我来览遗迹,皦若天机秉。
巫闾东北长,岷蜀西南永。
朱邸雪消初,春晖浮藻井。
开图望神州,时节躬朝请。
慨思禹功成,重喜殷邦靖。
将铸岳牧金,明堂安九鼎。
不详
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严严御史府,荦荦聚英彦。
计今玉笋班,显者半郎掾。
居中密告猷,治外详论谳。
我游朝士间,闻谈辄心羡。
胡为三十年,负此一破砚。
子昭每相过,开口奇自见。
弘壁本不赀,况复加藻荐。
安能辞富贵,尚欲志贫贱。
平明借马出,向夕拥书倦。
去年参元火,可贺亦可唁。
端公坐南床,爱士诚眷眷。
屈君廉访幕,首路走淮甸。
生平书檄手,妙在巧裁剸。
谁无扰狱市,勿使滋蔓延。
平反奉慈母,欢喜洁羞膳。
君子既得舆,小人将革面。
想当治曹暇,稍稍事游宴。
试茗蜀井冈,看花竹西院。
古思浩无边,新语时一转。
定怀京游旧,寄赠比黄绢。
交情二纪馀,此别良缱绻。
往时媚学侣,散若风蓬旋。
今我亦老丑,尚复把经卷。
分襟各回首,絮点杂花片。
重来都门道,迎子十乘传。
圣人御世具,黜陟用明幽。
恒持万里见,若与一室谋。
滇池徼西南,疆理亦中州。
皇明所照烛,犷强悉恬柔。
缅怀国利器,爵禄乃戈矛。
稍乖铨鉴宗,将贻茧丝忧。
况提天官书,往即外府筹。
考择命词臣,得无慎其由。
翰林文夫子,见谓能言流。
受词别知友,大斗釂不酬。
襆被辞夜直,出门戒晨驺。
选林古所难,此事若冥搜。
岂无甲乙簿,珠砾同一收。
施施处士议,劳劳城者讴。
太史制褒贬,在子用春秋。
将令周道正,皇恤楚人咻。
循吏果再见,斯民庶其瘳。
得结数十辈,参错置边陬。
上以昭王度,下以振儒猷。
吾徒分阸远,被服在林丘。
裘葛亦何事,为人司暑寒。
微哉一封垤,欲等嵩华看。
如将射变率,未免噎废餐。
我贫不自遂,早知行路难。
邂逅与君别,好怀讵能安。
为语南飞鸿,雪迹何时漫?
龟山载道南,伊阙无全书。
遁翁受李氏,一轨行众涂。
如人执蓍蔡,于物察鸢鱼。
至今表乡学,粹美不近迂。
得君羁旅中,滞念尽刊除。
讥评世亦有,鉴裁我岂虚。
唯应双剑光,贲子幽贞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