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日熙熙春睡醒,江云飞尽楚山青。
閒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入窅冥。
道在险夷随地乐,心忘鱼鸟自流形。
未须更觅羲唐事,一曲沧浪击壤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春日午后的酣睡中醒来,感受到江边的温暖阳光与清新的空气,以及远处楚山在白云散去后呈现出的青翠景象。诗人通过观察周围万物,领悟到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界的和谐,进而深入思考宇宙的奥秘与内在的宁静。
“道在险夷随地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看法,无论遇到何种境遇,都能保持乐观和享受当下。而“心忘鱼鸟自流形”则体现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融合,仿佛他已融入自然之中,与鱼鸟共舞,自由自在。
最后,“未须更觅羲唐事,一曲沧浪击壤听”,意味着诗人认为不必再追求古代圣贤的智慧,只需在自然中寻找生活的真谛,如同在《沧浪歌》中倾听大地的歌唱,感受生命最本质的快乐与满足。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内心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与诗意。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福地相传楚水阿,三年春色两经过。
羊亡但有初平石,书罢惟笼道士鹅。
礼斗坛空松影静,步虚台迥月明多。
岩房一宿犹缘薄,遥忆开云住薜萝。
渌水西头泗洲寺,经过转眼又三年。
老僧熟认直呼姓,笑我清癯只似前。
每有客来看宿处,诗留佛壁作灯传。
开轩扫榻还相慰,惭愧维摩世外缘。
碧山道士曾相约,归路还来宿武云。
月满仙台依鹤侣,书留苍壁看鹅群。
春岩多雨林芳淡,暗水穿花石溜分。
奔走连年家尚远,空馀魂梦到柴门。
曾向图书识面真,半生长自愧儒巾。
斯文久已无先觉,圣世今应有逸民。
一自支离乖学术,竞将雕刻费精神。
瞻依多少高山意,水漫莲池长绿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