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客舍寄故山友僧

隐几不成寝,何人慰寂寥。

空阶鸣蟋蟀,寒雨滴芭蕉。

静语窗灯暗,归心海寺遥。

唯应释慧远,莲社为相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闲坐无事无法入睡,谁来驱散这孤独?
空荡的台阶上传来蟋蟀声,冷雨敲打着芭蕉叶。
静夜中,窗边灯光昏暗,思乡之情如海洋般遥远。
只有慧远大师能理解,他邀请我去那莲社共度。

注释

寂寥:形容孤独、寂寞。
空阶:空荡无人的台阶。
归心:思乡或回归的心愿。
莲社:佛教社团,此处指慧远大师所创的修行团体。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释智圆的《秋晚客舍寄故山友僧》描绘了秋夜在客舍中的孤寂感受和对远方友僧的思念。首句“隐几不成寝”表达了诗人难以入眠的落寞,暗示了内心的不平静。接着,“何人慰寂寥”进一步强调了无人能解其孤独之情。

“空阶鸣蟋蟀,寒雨滴芭蕉”通过自然景象,营造出凄清的氛围,以虫鸣和雨声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窗边的灯光昏暗,“静语窗灯暗”,更显出夜晚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深沉。

“归心海寺遥”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僧的深深挂念,遥远的距离似乎加深了这种情感。最后,诗人以“唯应释慧远,莲社为相招”收尾,表明只有那位故山友僧能理解他的心境,并期待他能邀请自己一同加入佛门的莲社,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秋夜的孤寂与思乡之情,展现了禅意与友情的交融。

收录诗词(415)

释智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籍贯:,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976~1022

相关古诗词

浅碧与深绿,萋萋古岸傍。

旅愁生暮色,吟思发清光。

过雨侵闲径,披烟上坏墙。

更堪思往事,金谷旧年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草堂书怀

浮华念久绝,闲卧爱茆堂。

门外沧洲阔,闲中白日长。

庭寒频坠果,炉暖忽飘香。

寂寂无他事,谁知世路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赵万宗入道因寄

羔雁已闻徵不起,却求披戴守贞居。

月堂攲枕三清梦,秋榻生尘万卷书。

坛匝冷痕春藓碧,鹤翘寒影雪杉疏。

年来未得寻幽迹,闲夜何人听步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人归旧隐

要地慵投刺,刚肠耻折腰。

旧山归兴切,残日去程遥。

大野明残烧,空江响落潮。

到时云树下,静听厌悬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