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归旧隐

要地慵投刺,刚肠耻折腰。

旧山归兴切,残日去程遥。

大野明残烧,空江响落潮。

到时云树下,静听厌悬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懒得去投名帖,刚直的性情使我耻于屈身求官。
对故乡的思念深切,夕阳西下,离家的路程还很遥远。
广阔的田野上,余烬在黑夜中闪烁,空荡的江面回荡着退潮的声音。
到达目的地时,我只想在云雾缭绕的树林下,静静地聆听悬瓢(古人出行时挂在马头上的水壶)中的水声。

注释

慵:懒散,不愿意做。
刺:古代名片,投递给官员表示拜访。
折腰:弯腰行礼,比喻屈服或求官。
归兴切:强烈的回家愿望。
残日:傍晚的太阳。
大野:广阔的田野。
悬瓢:挂在马头上的水壶,代指旅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送人归旧隐》。诗人以送别友人归隐山林为题材,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赏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要地慵投刺”描绘出友人在繁华之地无意于世俗应酬的态度,显示出其超脱的心境;“刚肠耻折腰”则赞美了友人不屈不挠、刚直不阿的气节。

接下来,“旧山归兴切”表达了友人对故乡山水的深深眷恋和急切归隐的愿望,“残日去程遥”则渲染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路途的遥远。诗人通过“大野明残烧,空江响落潮”两句,描绘出一幅开阔而寂寥的自然景象,烘托出友人归隐之路的孤独与宁静。

最后,诗人想象友人到达隐居之处,在“云树下”静听水流声,仿佛能忘却尘世烦恼,过上清静的生活。“厌悬瓢”一词,暗含对友人远离俗务、悠然自得的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描绘。

收录诗词(415)

释智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籍贯:,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976~1022

相关古诗词

送人南游

难阻南游兴,酣歌出故林。

路分沧海阔,山叠瘴云深。

马援碑宁在,重华庙可寻。

他年却归此,闲话学夷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希中游霅

日暮蝉鸣急,临流动别吟。

片帆冲晚照,归鸟入遥林。

月色寒溪静,钟声岳寺深。

蘋洲逢旧识,应得话无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悦上人归仙岩

道性轻为别,荒城夕照阴。

波涛归路远,云木旧山深。

夜定依霜岛,中餐狎野禽。

禅房清景在,飞瀑映疏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遇贞师归四明山

吟馀江上别,一锡寄扁舟。

远度浮残照,千峰指旧游。

疏钟沈杳霭,群木落高秋。

莫负重来约,禅心本自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