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万宗入道因寄

羔雁已闻徵不起,却求披戴守贞居。

月堂攲枕三清梦,秋榻生尘万卷书。

坛匝冷痕春藓碧,鹤翘寒影雪杉疏。

年来未得寻幽迹,闲夜何人听步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听说征雁已经南飞,我却坚守在这里,不愿离开。
在月光下,我斜倚着枕头做着神仙般的梦,满屋的书籍积满了灰尘。
香炉周围的青苔在春天仍有寒冷的痕迹,白鹤的寒影映在稀疏的雪杉上。
近年来,我未能探寻那些隐秘的地方,寂静的夜晚,又有谁会倾听我的脚步声呢?

注释

贞居:坚守住所,保持贞洁。
月堂:月光照亮的厅堂。
坛匝:香炉周围。
步虚:古代道教修炼者踏步轻声吟唱的修行方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赵万宗入道因寄》,表达了对友人赵万宗出家修行的感慨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羔雁已闻徵不起”,以“羔雁”比喻赵万宗,暗示他已决意遁入空门,不为世俗所动。“却求披戴守贞居”进一步强调他的选择和坚守。

接下来的两句“月堂攲枕三清梦,秋榻生尘万卷书”,描绘了赵万宗在清净的月堂中,枕着书籍做着超脱尘世的梦境,秋日榻上积满尘埃,象征着他的心无旁骛,沉浸在修行的境界中。

“坛匝冷痕春藓碧,鹤翘寒影雪杉疏”描绘了周围的环境,冷痕斑驳的石坛,翠绿的春藓,以及稀疏的雪杉,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映衬出赵万宗的出尘之姿。

最后,“年来未得寻幽迹,闲夜何人听步虚”表达了诗人自己未能如愿追寻这样的隐逸生活,只能在寂静的夜晚想象赵万宗独自修行的情景,流露出对清修生活的羡慕和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赵万宗出家修行的场景,以及诗人对其生活方式的敬仰和向往。

收录诗词(415)

释智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籍贯:,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976~1022

相关古诗词

送人归旧隐

要地慵投刺,刚肠耻折腰。

旧山归兴切,残日去程遥。

大野明残烧,空江响落潮。

到时云树下,静听厌悬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送人南游

难阻南游兴,酣歌出故林。

路分沧海阔,山叠瘴云深。

马援碑宁在,重华庙可寻。

他年却归此,闲话学夷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希中游霅

日暮蝉鸣急,临流动别吟。

片帆冲晚照,归鸟入遥林。

月色寒溪静,钟声岳寺深。

蘋洲逢旧识,应得话无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悦上人归仙岩

道性轻为别,荒城夕照阴。

波涛归路远,云木旧山深。

夜定依霜岛,中餐狎野禽。

禅房清景在,飞瀑映疏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