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久山水二首(其二)

众人皆黠我独痴,头蓬面皱丝鬓垂。

勇投南山刺白额,饥缘东岭采青芝。

仲雍山趾归休日,尚馀平生五色笔。

画山画水画楼台,万态春云研坳出。

只今年已八十馀,无复再投光范书。

留得读书眼如月,万古清光满太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郑元祐的《黄子久山水二首(其二)》描绘了一位独特的人物形象。诗人以"众人皆黠我独痴"起笔,展现出主人公与众不同的个性,他痴迷于山水之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头蓬面皱丝鬓垂"描绘了他外貌的沧桑,但内心却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

"勇投南山刺白额,饥缘东岭采青芝"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主人公坚韧不拔的精神,他在艰难困苦中仍坚持追求自然之美,寻找创作灵感。"仲雍山趾归休日"暗示了他的隐逸生活,而"尚馀平生五色笔"则表达了他对绘画技艺的精湛和执着。

后四句进一步描绘了他的艺术创作,"画山画水画楼台,万态春云研坳出"展现了他高超的绘画技艺,能将自然景色细腻入微地表现出来。"只今年已八十馀"点明了他的年龄,然而"无复再投光范书"表明他已经不再追求仕途,而是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

最后两句"留得读书眼如月,万古清光满太虚",赞美了主人公虽年事已高,但眼睛依然明亮如月,他的精神世界犹如清光洒满天地,寓意他的艺术才华和高尚品格将永存世间。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一位热爱山水、执着艺术的老者形象,充满了对人生态度的深深敬意。

收录诗词(542)

郑元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向年与岳汉阳、赵宛丘同登荆溪王氏仁寿堂,今几四十稔。时允同尚未生,兹允同出拜,感念今昔,赋以与之

昔年尝登仁寿堂,岳赵两侯与颉颃。

周情孔思蔼胸臆,商彝雒鼎陈宝藏。

名画珠官启丹碧,法书金薤垂琳琅。

官窑器列八珍馔,博山炉焚三杰香。

稽经考史发言论,跨秦越汉谭文章。

惟时石坞梅花吐,肩舆起穿林岭长。

溪回路转雪欲作,薄暮似绕罗浮傍。

归途列炬兼击柝,候人奔迓遥相望。

南枝禽翻北枝冻,置酒张灯罗艳妆。

主宾一时极驩会,转头于今四十霜。

赵登廊庙岳物故,我仍饥驱行四方。

人生那能免离合,世运乃尔罹惨伤。

乾坤疮痍战尘黑,溪山破碎愁云黄。

华屋终焉变瓦砾,旧厌梁肉今糟糠。

子之家居尤可念,蒿艾丛深蹲虎狼。

幸哉仁者必有后,出赘于此存豪芒。

子之拜我我增慨,衰颓有几桑榆光。

朋俦凋落世变苦,安得不及我涕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俞教授之馀杭

馀杭县前春水生,校官书舟如叶轻。

莺啼讲坛杏垂实,鱼跃泮水芹抽茎。

易于观天圣域敞,文者载道天机精。

明年彤庭对策后,我亦阊门迓前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俞叔元从游慈溪陈文昭

百舍重趼从师游,为道不为利禄谋。

今子远鼓浙东枻,涛江日暮青山稠。

慈溪为县山水幽,制锦者谁陈太丘。

退食何曾废探讨,固应户屦远相求。

它时卒业归语我,坐见一鹗横清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李运使海漕抵京,见宣城贡侍制

易于涉险必曰川,何况航海决九渊?

海虽无风浪或颠,银山雪屋相崩骞。

国家鸿庥上际天,漕海运粮今几年?

波神水妃相后先,分护粮艘咸周全。

棹郎捩舵歌扣舷,南风趠帆到幽燕。

万井白袅朝炊烟,青驹之年福更延。

上帝降监加矜怜,天子明圣宰相贤。

明烛万里无私偏,春运已达北海壖。

天吴帖首海若眠,李郎夏运能勉旃。

海波镜平粮在船,由郎心纯志确坚。

敬亭之山秀而妍,幼从贡公读陈编。

志存功业永久传,悬知此行尤静便。

定膺上赏坐玳筵,金缣缥醪宠命宣。

应从贡公见榻前,清光咫尺如霏烟。

贡公若问老郑虔,为言白头仍草玄。

海宇清晏无戈鋋,咏歌太平老林泉,却寄贡公山木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