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画堂新构近孤山。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翻译

美人为离别心情难受,却又怕人看见被取笑,手执白纨扇掩遮面容,让泪珠儿暗暗流下。请再饮一杯酒,收起离别的泪,我歌一曲《阳关》。谩说帝城遥遥天一样远,天再远也易见,再见到你难上难!
画堂新建色彩斑斓,依山傍水在孤山上,还有精巧玲珑的曲栏干。可以凭栏远眺西湖景色。可是你一离去,画堂栏干将为谁安置?眼前花絮飘落,与春色相逢只有待来年。明年春日驾着小舟寻觅旧迹,怕也难寻到往日欢踪,天连水,水连天,往事渺茫无处寻访。

注释

翠蛾羞黛:蛾,指娥眉。
黛,指青黛,女子画眉颜料。
翠、羞,形容其美好。
此以翠蛾羞黛为美人的代称。
霜纨:指白纨扇。
纨,细绢。
阳关:即阳关曲。
又叫阳关三叠,是唐时著名的送别歌曲。
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者最为著名,有人将其分三叠反复叠唱。
漫:助词。
有随意,任由等义。
帝城:指南都,陈述古将由杭州调任那里。
天易见,见君难:化用“举目则见日,不见长安”语,言再到陈述古不容易了。
画堂:指孤山寺内与竹阁相连投的柏堂。
属:同“嘱”,嘱托。
棹:船桨。
这里作动词用,意为划船。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孤山竹阁中送别友人述古的情景。"翠蛾羞黛怯人看",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女子含羞带怯的眼神,流露出对离别的敏感与矜持。"掩霜纨,泪偷弹",她用白皙的手帕遮面,偷偷拭去离别的泪水,显得既娇羞又深情。

"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女子借酒浇愁,试图用歌声暂时驱散心中的哀伤,选择了《阳关三叠》这样的送别曲目,表达了深深的不舍。接下来的"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即使相隔如天,相见之难更显离情之深。

"画堂新创近孤山。曲阑干,为谁安",女子身处新建的画堂,倚着栏杆,这原本是为谁而设,如今却成了孤独的陪伴。"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春天的景色虽美,但此刻只能期待来年,暗示了离别后的漫长等待。

最后,"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女子想象驾舟寻找过去的回忆,却发现无迹可寻,只有水天相接的迷茫,象征着情感的无尽延伸和失落感。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景物烘托,展现了女子送别时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惆怅。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西湖送述古

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清平乐.送述古赴南都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歌子

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寓身此世一尘沙。

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方士三山路,渔人一叶家。

早知身世两聱牙。好伴骑鲸公子、赋雄誇。

形式: 词牌: 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