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其四)

凤山东南境,有地曰琅峤。

厥澳通舟楫,山后接崇爻。

宽旷兼沃衍,气势亦雄骁。兹土百年后,作邑不须?。

近以险阻弃,绝人长蓬蒿。

利在曷可绝,番黎若相招。

不为民所宅,将为贼所巢。

遐荒莫过问,啸聚藏鸱枭。

何如分汛弁,戒备一方遥。

行古屯田策,令彼伏莽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台湾地理环境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其未来的展望。诗人首先描述了台湾东南部的地理位置,提到琅峤这个地方,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包括可以通航的港口和连绵的山脉,显示了其自然环境的优越性。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台湾土地肥沃、气势雄伟的赞叹,并提出了一百年后,这里应成为繁荣之地的愿景。

然而,诗人随后指出,由于地形险要,台湾曾被忽视,导致人烟稀少,荒草丛生。他担忧这里的资源可能被滥用,成为盗贼的巢穴,而非人民的家园。诗人认为,应该采取古代屯田的策略,加强防御,防止不良分子聚集,同时利用这片土地造福民众。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台湾未来的乐观态度,希望它能成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注其地理环境和风俗文化,更在于其战略价值和经济发展潜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台湾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国家统一和发展的深切期待。

收录诗词(15)

蓝鼎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其五)

天子重海邦,宵旰念重洋。

稔知民疾苦,经营固岩疆。

先生代巡守,旷典岂寻常。

勿虚此行行,使命乃有光。

贱子虽不才,躬践戎马场。

居东将二载,所见颇周详。

曾将前箸借,孽丑俘且僵。

承索台湾咏,草此留别章。

狂言失忌讳,意念则深长。

荛采檄有司,白简上朝堂。

敉宁纪功德,山水并苍泱。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杨雪沧观察浚燕台看月图

骚人揽明月,独上黄金台。

千里一凭眺,幽燕气壮哉。

高寒俯城阙,清啸出蓬莱。

知有匡时略,长天首重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游竹溪寺

洒洒词源峡水倾,何时幸望遂班荆。

却嫌不舞羞知己,愿让高轩御李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屯山大八景

山上有池池上天,天风吹下雨绵绵。

一泓秋水远如画,半亩青苔未散钱。

月窟清寒源不涸,星河朗澈景无边。

登高也作南溟想,诗思滔滔如涌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