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隆基创作的,名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圣先贤孔子的崇敬与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哀伤和时代的变迁。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这两句开篇便以质疑的口气提及孔子,"夫子"是对孔子的尊称,"栖栖一代中"则形容孔子在当时社会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这两句具体描绘了孔子曾居住的地方,这里提到的"鄹氏邑"是古代的城邑,而"宅即鲁王宫"则说明孔子的住宅所在之处曾经是鲁国王室的所在地。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孔子未能实现其政治理想和教育抱负的哀叹。"叹凤"、"嗟身否"都是对孔子及其思想无法得到真正实践的感慨,而"伤麟怨道穷"则是指孔子所处时代礼崩乐坏,社会乱象丛生,导致其理想难以实现。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追忆和怀念之情。"两楹奠"可能是指孔庙中供奉孔子牌位的地方,而"当与梦时同"则是在强调现实中的祭祀活动与诗人心中的幻想是一致的,都是在缅怀古圣先贤。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孔子及其思想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哀伤和时代变迁中的无奈。
不详
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三阳丽景早芳辰,四序佳园物候新。
梅花百树障去路,垂柳千条暗回津。
鸟飞直为惊风叶,鱼没都由怯岸人。
惟愿圣主南山寿,何愁不赏万年春。
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
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
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
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昭。
城阙天中近,蓬瀛海上遥。
归期千载鹤,春至一来朝。
采药逢三秀,餐霞卧九霄。
参同如有旨,金鼎待君烧。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
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