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日本使

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

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

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

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此时并非异域之地,恰逢天中佳节朝会。
我怀念着远方的道义,你畏惧着遥远的归途。
涨海之上秋月明亮,归来的船帆乘着傍晚的疾风。
不禁惊叹那些君子,王者教化光辉远播。

注释

日下:此时。
殊俗:异域之地。
天中:天子居所,此处指朝廷。
嘉会:佳节聚会。
念余:我怀念。
怀义远:道义深远。
矜尔:怜悯你。
畏途遥:遥远的归途。
涨海:大海涨潮。
秋月:秋天的月亮。
归帆:归航的船帆。
夕飙:傍晚的疾风。
彼君子:那些君子。
王化:王者的教化。
昭昭:明显、远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隆基的《送日本使》,反映了古代中日友好往来的情景。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辽阔,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长途跋涉的担忧。

“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国际友好交流的画面,“日下”指的是日本列岛,而“天中嘉会朝”则是说在这美好的早晨,我们一起举行欢乐的宴席,体现了诗人对不同文化间相互尊重和交流的赞扬。

“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 这两句表达了对即将远行的人的思念与担忧。“念余怀”是说心中牵挂着这份友情,而“义远”则强调了友谊的深远和不易。接着的“矜尔畏途遥”,则展现出对长途旅行可能遇到的困难与危险的忧虑。

“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 这两句是送别时的景象描写。“涨海”和“宽秋月”共同构建了一幅开阔的海洋夜景,而“归帆驶夕飙”则形象地表达了船只在黄昏时分,借着风势快速前进的情景。

最后,“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昭。” 这两句赞美了日本使节的高尚品德,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国度与文化的光辉和影响力。这里的“君子”指的是有道德修养的人,而“王化”则是对国家文明成就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抒发了友情、忧虑以及对远方文化的赞美之情,展现了中日两国人民在古代的深厚交流与相互尊重。

收录诗词(74)

李隆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 生卒年: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相关古诗词

送玄同真人李抱朴谒灊山仙祠

城阙天中近,蓬瀛海上遥。

归期千载鹤,春至一来朝。

采药逢三秀,餐霞卧九霄。

参同如有旨,金鼎待君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送贺知章归四明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

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赵法师还蜀因名山奠简

道家奠灵简,自昔仰神仙。

真子今将命,苍生福可传。

江山寻故国,城郭信依然。

二室遥相望,云回洞里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道士薛季昌还山

洞府修真客,衡阳念旧居。

将成金阙要,愿奉玉清书。

云路三天近,松溪万籁虚。

犹期传秘诀,来往候仙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