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

天将南北分寒燠,北被羔裘南卉服。

寒气凝为戎虏骄,炎蒸结作虫虺毒。

周王止化惟荆蛮,汉武凿远通孱颜。

南标铜柱限荒徼,五岭从兹穷险艰。

衡山截断炎方北,回雁峰南瘴烟黑。

万壑奔伤溢作泷,湍飞浪激如绳直。

千崖傍耸猿啸悲,丹蛇玄虺潜蜲蛇。

泷夫拟楫劈高浪,瞥忽浮沈如电随。

岭头刺竹蒙笼密,火拆红蕉焰烧日。

岭上泉分南北流,行人照水愁肠骨。

阴森石路盘萦纡,雨寒日煖常斯须。

瘴云暂卷火山外,苍茫海气穷番禺。

鹧鸪猿鸟声相续,椎髻晓呼同戚促。

百处溪滩异雨晴,四时雷电迷昏旭。

鱼肠雁足望缄封,地远三江岭万重。

鱼跃岂通清远峡,雁飞难渡漳江东。

云蒸地热无霜霰,桃李冬华匪时变。

天际长垂饮涧虹,檐前不去衔泥燕。

幸逢雷雨荡妖昏,提挈悲欢出海门。

西日眼明看少长,北风身醒辨寒温。

贾生谪去因前席,痛哭书成竟何益。

物忌忠良表是非,朝驱绛灌为雠敌。

明皇圣德异文皇,不使无辜困鬼方。

汉日傅臣终委弃,如今衰叟重辉光。

高明白日恩深海,齿发虽残壮心在。

空愧驽骀异一毛,无令朽骨惭千载。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写了南北气候的差异,北方寒冷、南方炎热,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自然现象和生态环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鲜明的对比,如“羔裘”与“卉服”,“戎虏骄”与“虫虺毒”,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

通过对周王、汉武的历史事件的引用,诗人表达了对古代英雄帝王开疆拓土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南北地理环境的险峻与艰难,如“衡山截断炎方北”、“万壑奔伤溢作泷”,表现出作者对自然力的敬畏之心。

在描述山川景色时,诗人细腻地捕捉了岭头竹林、红蕉焰火等生动图景,以及行人对水的依恋和愁绪。通过“阴森石路”、“雨寒日煖”的描写,更增添了一种深远孤寂的情怀。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内心世界的表达,如“鱼肠雁足望缄封”、“地远三江岭万重”,表现出一种对远方的渴望和内心的孤独。诗中也穿插着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如“汉日傅臣终委弃”、“如今衰叟重辉光”,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语言丰富、想象力强,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广阔而复杂的世界,也折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145)

李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字:公垂
  • 籍贯:亳州(今属安徽)
  • 生卒年:772—846

相关古诗词

新楼诗二十首(其十九)水寺

烟波野寺经过处,水国苍茫梦想中。

云散浦间江月迥,日曛洲渚海潮通。

坐看鱼鸟沈浮远,静见楼台上下同。

闻道化城方便喻,只应从此到龙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法华寺五言二十韵

花界无生地,慈宫有相天。

化娥腾宝像,留影閟金仙。

殿涌全身塔,池开半月泉。

十峰排碧落,双涧合清涟。

药草经行遍,香灯次第燃。

戒珠高腊护,心印祖僧传。

瓶识先罗汉,衣存旧福田。

幻身观火宅,昏眼照青莲。

住觉超真境,依游渡法船。

化城珠百亿,灵迹冠三千。

萧壁将沈影,梁薪尚缀烟。

色尘知有数,劫烬岂无年。

龙喷疑通海,鲸吞想漏川。

磬疏闻启梵,钟息见安禅。

指喻三车觉,开迷五阴缠。

教通方便入,心达是非诠。

贝叶千花藏,檀林万宝篇。

坐严狮子迅,幢饰网珠悬。

极乐知无碍,分明应有缘。

还将意功德,留偈法王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赠毛仙翁

忆昔我祖神仙主,玄元皇帝周柱史。

曾师轩黄友尧汤,混迹和光佐周武。

周之天子无仙气,成武康昭都瞥尔。

穆王粗识神仙事,八极轮蹄方逞志。

鹤发韬真世不知,日月星辰几回死。

金鼎作丹丹化碧,三万六千神入宅。

仙兄受术几千年,已是当时驾鸿客。

海光悠容天路长,春风玉女开宫院。

紫笔亲教书姓名,玉皇诏刻青金简。

桂窗一别三千春,秦妃镜里娥眉新。

忽控香虬天上去,海隅劫石霄花尘。

一从仙驾辞中土,顽日昏风老无主。

九州争夺无时休,八骏垂头避豺虎。

我亦玄元千世孙,眼穿望断苍烟根。

花麟白凤竟冥寞,飞春走月劳神昏。

百年命促奔马疾,愁肠盘结心摧崒。

今朝稽首拜仙兄,愿赠丹砂化秋骨。

形式: 古风

忆汉月

花开花落无时节,春去春来有底凭。

燕子不藏雷不蛰,烛烟昏雾暗腾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