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眼医婆罗门僧

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

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

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

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秋天的哀愁使我眼神受伤,整天沉浸在困境中悲伤。
如今视力日益衰退,我仿佛已是个中年老翁。
鲜艳的红色逐渐变为暗淡的绿色,连阳光也无法抵挡我的羞愧。
老师您精通眼科手术,但如何能帮助我重见光明呢?

注释

三秋:秋季。
望眼:远望的眼光。
终日:整天。
哭途穷:形容陷入困境,无路可走。
两目:双眼。
先暗:开始模糊。
似老翁:像老人一样。
看朱:看红色。
渐成碧:逐渐变暗。
羞日:对阳光感到羞愧。
不禁风:无法抵挡风。
师:老师。
金篦术:古代治疗眼疾的一种方法,用金属篦子刮除眼部病灶。
如何:怎么。
为发蒙:帮助开窍,恢复视力。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赠眼医婆罗门僧》。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眼疾深有感触,三秋之季,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如同伤心的目光,不禁终日以泪洗面。两眼昏暗,如同中年即显得衰老。

"看朱渐成碧"一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红颜变碧绿,像是春去秋来的无常,也映照出诗人的悲凉与无奈。"羞日不禁风"则更显得哀愁,似乎连日光都感到羞愧,不敢直面。

最后两句"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表达了对眼医技艺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希望通过眼医的帮助,让自己的视力恢复,摆脱目前的困境。这不仅是对身体健康的渴望,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慰藉与期待。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赠澧州高大夫司马霞寓

前年牧锦城,马蹋血泥行。

千里追戎首,三军许勇名。

残兵疑鹤唳,空垒辩乌声。

一误云中级,南游湘水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夔州窦员外使君见示悼妓诗顾余尝识之因命同作

前年曾见两鬟时,今日惊吟悼妓诗。

凤管学成知有籍,龙媒欲换叹无期。

空廊月照常行地,后院花开旧折枝。

寂寞鱼山青草里,何人更立智琼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贶

烂柯山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

远放歌声分白纻,知传家学与青箱。

水朝沧海何时去,兰在幽林亦自芳。

闻说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三月三日与乐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饮各赋十二韵

洛下今修禊,群贤胜会稽。

盛筵陪玉铉,通籍尽金闺。

波上神仙妓,岸旁桃李蹊。

水嬉如鹭振,歌响杂莺啼。

历览风光好,沿洄意思迷。

棹歌能俪曲,墨客竞分题。

翠幄连云起,香车向道齐。

人誇绫步障,马惜锦障泥。

尘暗宫墙外,霞明苑树西。

舟形随鹢转,桥影与虹低。

川色晴犹远,乌声暮欲栖。

唯馀踏青伴,待月魏王堤。

形式: 排律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