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春游

凤城春报曲江头,上客年年是胜游。

日暖云山当广陌,天清丝管在高楼。

茏葱树色分仙阁,缥缈花香汎御沟。

桂壁朱门新邸第,汉家恩泽问酂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京城春天的美景在曲江头展现,每年都有贵客来这里畅游。
阳光照耀着云山,映衬着宽阔的道路,音乐声从高楼上飘扬。
葱郁的树色环绕着仙人般的楼阁,淡淡的花香在御沟中漂浮。
新建的华丽府邸,像是桂木和朱门,象征皇恩浩荡,如同当年酂侯的荣耀。

注释

凤城:京城。
春报:春天的报信者。
曲江头:曲江边。
上客:贵客。
年年:每年。
胜游:优美的游览。
日暖:阳光温暖。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峦。
广陌:宽阔的道路。
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
高楼:高大的楼房。
茏葱:茂盛葱郁。
仙阁:仙境般的楼阁。
缥缈:若隐若现。
御沟:皇帝御用的水道。
桂壁:用桂木装饰的墙壁。
朱门:红色的大门。
新邸第:新建的府邸。
酂侯:古代封号,此处可能象征皇恩受赐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长安春天美好时光的喜悦和赞美。

“凤城春报曲江头,上客年年是胜游。”开篇即点出了时间与地点,凤城指的是唐代的京城长安,即今天的西安。诗人提到每年的这个时候,外来游子都会选择这段美好的时光来此游玩。

“日暖云山当广陌,天清丝管在高楼。”这里通过对阳光与音乐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趣。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广阔的云山,而细腻的丝竹之声则来自高耸的楼阁。

“茏葱树色分仙阁,缥缥花香汎御沟。”诗人继续用对比手法描绘自然景物,树木的郁郁葱葱与仙阁相映成趣,而花香则随着水流散发,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

“桂壁朱门新邸第,汉家恩泽问酂侯。”最后两句诗通过对建筑的描写,以及提及汉朝恩泽和酂侯,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怀念。桂木建成的围墙和朱红色的宫门,是权贵居所的象征,而“汉家恩泽”则是指汉代留下的丰功伟业和美德。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长安春天的繁华与生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59)

杨巨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后改名巨济。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 字:景山
  • 籍贯: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
  • 生卒年:789

相关古诗词

长城闻笛

孤城笛满林,断续共霜砧。

夜月降羌泪,秋风老将心。

静过寒垒遍,暗入故关深。

惆怅梅花落,山川不可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冬夜陪丘侍御先辈听崔校书弹琴

雪满中庭月映林,谢家幽赏在瑶琴。

楚妃波浪天南远,蔡女烟沙漠北深。

顾盼何曾因误曲,殷勤终是感知音。

若将雅调开诗兴,未抵丘迟一片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卢郎中拜陵遇雪蒙见召因寄

南宫使者有光辉,欲拜诸陵瑞雪飞。

蘋叶已修青玉荐,柳花仍拂赤车衣。

应同谷口寻春去,定似山阴带月归。

寒冷出郊犹未得,羡公将事看芳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古意赠王常侍

绣户纱窗北里深,香风暗动凤凰簪。

组紃常在佳人手,刀尺空摇寒女心。

欲学齐讴逐云管,还思楚练拂霜砧。

东家少妇当机织,应念无衣雪满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