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渊阁及太子太保愧感有述三首(其一)

天书远播及馀春,云际光垂色倍新。

海角犹留忠作伴,师中漫许道为邻。

轻裘缓带依羊祜,歌雅投壶忆祭遵。

所恃声名收万国,敢云文物自孤臣。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晋文渊阁及太子太保愧感有述三首》的第一首。诗中以晋文渊阁和太子太保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感慨。

首联“天书远播及馀春,云际光垂色倍新”描绘了晋文渊阁在春日余晖中的景象,天书(古代文书)远播,云际光芒更加明亮,色彩更为鲜艳,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颔联“海角犹留忠作伴,师中漫许道为邻”则表达了对忠诚精神的赞美。海角象征着遥远的地方,忠心不渝的人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能成为同伴的坚强后盾;在师友之间,道义与忠诚同样重要,可以作为彼此的邻居。

颈联“轻裘缓带依羊祜,歌雅投壶忆祭遵”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轻裘缓带是形容羊祜的闲适风度,他虽位高权重,却能保持谦逊与从容;歌雅投壶则是对祭遵的回忆,他以雅正的音乐和投壶游戏来表达对君王的忠诚与敬意。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忠诚与高洁品质的典范。

尾联“所恃声名收万国,敢云文物自孤臣”总结了全诗的主旨。诗人凭借自己的声名和才华,能够影响和团结四方,但同时也承认自己作为孤臣,仍需坚守忠诚与正直。这一联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诗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整首诗通过对晋文渊阁和历史人物的描绘,以及对忠诚、高洁品质的颂扬,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情怀和高尚的道德追求。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晋文渊阁及太子太保愧感有述三首(其二)

四载驱驰一念馀,朝天归阙两何如。

了翁徒奉便宜诏,德秀终思衍义书。

岂有忠言垂国史,漫劳资政宠戎车。

单骑已逊汾阳久,市骏休言自隗初。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鱼]韵

晋文渊阁及太子太保愧感有述三首(其三)

当年簪笔羡瀛洲,此日天章动碧流。

番岭人才供一代,曲江金镜表千秋。

干戈满目惭迂腐,蝉冕惊心惜赘疣。

自继莱公称北锁,几从范老学先忧。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季春十三繇牙山之雷海闻西师已下高凉

三山咫尺望中临,一往遥应彼岸寻。

高广安知天海际,虚无独见水云阴。

宗风万里飞前浪,祖楫中流趁夙心。

此去乘桴人共喜,繇来作楫汝当任。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十七晚抵乐民是夜宿所内旧栖凄然有述

三年回首梦中求,物是人非满旧愁。

城郭凄深春寂寂,风烟黯淡日悠悠。

此时再识依梁燕,到处频惊望月牛。

谁为所思终不见,却教海角恨长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