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空阶一夕,滴芭蕉、秋心难展。

檐铁丁丁,摇曳处、蓦地愁添宛转。

秋木凄凄,秋花寂寂,秋意都零乱。

捲帘人瘦,年华容易暗换。

已入急管繁弦,不堪重证,裂破冰丝软。

万斛真珠抛作泪,待把潇湘填满。

压屋云沉,偎篱菊淡,冷落闲庭院。

为谁听遍,空馀霜鬓搔短。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百字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愁绪。开篇“空阶一夕,滴芭蕉、秋心难展”,以雨打芭蕉的声音象征着主人公难以言表的愁绪,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氛围。接着,“檐铁丁丁,摇曳处、蓦地愁添宛转”进一步渲染了愁绪的蔓延,铁檐在风中摇曳,仿佛是主人公内心的波动,愁绪在不经意间悄然增加。

“秋木凄凄,秋花寂寂,秋意都零乱”三句,通过描写秋天的树木凋零、花朵凋谢,表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哀伤与无奈。“捲帘人瘦,年华容易暗换”则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中,暗示了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主题。

下半阙“已入急管繁弦,不堪重证,裂破冰丝软”运用比喻手法,将纷乱的音乐比作破碎的心,表达了情感的复杂与痛苦。“万斛真珠抛作泪,待把潇湘填满”更是将泪水比作珍珠,形象地描绘了泪水如雨般倾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与绝望。“压屋云沉,偎篱菊淡,冷落闲庭院”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凄清与主人公心境的孤独。

最后,“为谁听遍,空馀霜鬓搔短”以问句收尾,表达了对无人倾听自己心声的无奈与悲哀,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面对困境时的无助与挣扎。整首词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哀愁,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生命、时间与情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4)

陆恒(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题刘提督斌梅林咏月遗照

新愁打叠传千里。谁从驿路迢迢寄。何处问刀环。

封侯人未还。魂和残漏断。月近天涯远。

踏遍垄头云。香消纸帐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迈陂塘

对萧萧、满庭风雨,问秋秋怎无绪。

分明似带恹恹病,洗褪秋容如许。抛不去。

有万叠浓愁,都在秋心聚。频啼玉箸。

尽莲漏敲残,铜壶滴尽,犹是声声絮。

我待做,窗外芭蕉几树。好教夜夜听汝。

悲秋可也秋知道,底事浑难为主。

秋何处,只蔓草荒烟,一片寒蛩语。凄凉砧杵。

把欲断秋魂,生生熔碎,零乱成丝缕。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酹江月

今夕何夕,怅娟娟照处,风清月白。

玉宇琼楼归去后,知在蟾宫几阙。

也算曾圆,不堪重证,小历沧桑劫。

前身记否,明明镜影磨灭。

料应只合奔云,为谁系恋,莽莽尘寰窄。

未必多情长锁恨,刚好从头悟彻。

可是无缘,谁能遣此,击碎冰壶缺。

霜花窣地,任他一例埋没。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如此江山.残月

分明消尽恹恹样,堪怜一痕无主。

愁不禁秋,瘦难成影,耐得几多酸楚。前踪漫数。

已负了团圞,休言眉妩。

挨到而今,料应灵药亦无补。

前身曾做底事,累青天碧海,长伴风露。

曲绕肠回,黯拚魂断,险胜银湾遥阻。催残禁鼓。

似斜倚薰笼,夜凉凝雾。扶起零丁,有怀谁共诉。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