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上岳阳楼》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描绘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的深沉情感与感慨。
首联“巍峨雄关据上游,重湖八百望中收”,以雄浑之笔勾勒出岳阳楼所在之地的地理优势,巍峨的山峰如同雄关,俯瞰着下游的广阔水域,八百里洞庭湖尽收眼底,展现出磅礴的自然景观。
颔联“当心忽压秦头日,画地难分禹迹州”,运用夸张手法,将岳阳楼的位置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相联系,仿佛能感受到那日月星辰的流转,以及古代大禹治水的足迹,暗示了岳阳楼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角色。
颈联“从古荆蛮原小丑,即今砥柱孰中流”,对比古今,指出过去荆楚之地曾被视为边缘或次要地区,而今却成为支撑国家的重要力量,暗含对国家发展与变化的感慨。
尾联“红髯碧眼知何意,挈镜来登最上头”,以奇特的想象,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红髯碧眼)引申为各种视角或观点,他们或许带着不同的目的来到岳阳楼,象征着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岳阳楼作为观察点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更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国家发展以及多元文化交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