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岳阳楼

巍峨雄关据上游,重湖八百望中收。

当心忽压秦头日,画地难分禹迹州。

从古荆蛮原小丑,即今砥柱孰中流。

红髯碧眼知何意,挈镜来登最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上岳阳楼》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描绘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的深沉情感与感慨。

首联“巍峨雄关据上游,重湖八百望中收”,以雄浑之笔勾勒出岳阳楼所在之地的地理优势,巍峨的山峰如同雄关,俯瞰着下游的广阔水域,八百里洞庭湖尽收眼底,展现出磅礴的自然景观。

颔联“当心忽压秦头日,画地难分禹迹州”,运用夸张手法,将岳阳楼的位置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相联系,仿佛能感受到那日月星辰的流转,以及古代大禹治水的足迹,暗示了岳阳楼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角色。

颈联“从古荆蛮原小丑,即今砥柱孰中流”,对比古今,指出过去荆楚之地曾被视为边缘或次要地区,而今却成为支撑国家的重要力量,暗含对国家发展与变化的感慨。

尾联“红髯碧眼知何意,挈镜来登最上头”,以奇特的想象,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红髯碧眼)引申为各种视角或观点,他们或许带着不同的目的来到岳阳楼,象征着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岳阳楼作为观察点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更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国家发展以及多元文化交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长沙吊买谊宅

寒林日薄井波平,人去犹闻太息声。

楚庙欲呼天再问,湘流空吊水无情。

儒生首出通时务,年少群惊压老成。

百世为君犹洒泪,奇才何况并时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书愤(其一)

一自珠崖弃,纷纷各效尤。

瓜分惟客听,薪尽向予求。

秦楚纵横日,幽燕十六州。

未闻南北海,处处扼咽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书愤(其二)

岂欲亲豺虎,联交约近攻。

如何盟白马,无故卖卢龙?

一着棋全败,连环结不穷。

四邻墙有耳,言早泄诸戎。

形式: 五言律诗

书愤(其三)

扰扰无穷事,吁嗟景教行。

乍闻袄庙火,已见德车旌。

过重牵牛罚,横光啮犬争。

挟强图一逞,莫问出师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