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

前年科第偏年少,未解知羞最爱狂。

九陌争驰好鞍马,八人同著綵衣裳。

自言行乐朝朝是,岂料浮生渐渐忙。

赖得官闲且疏散,到君花下忆诸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前年科举考试中榜者多为年轻人,还不懂得矜持最爱放纵狂欢。
繁华街道上竞相骑乘着骏马,八位同僚身着彩衣裳共欢畅。
他们自称每日享乐无止尽,哪会预料到人生渐渐变得忙碌。
幸好官职清闲又疏放自如,来到你的花前回忆起那些青年才俊。

注释

前年:指往年的科举考试。
科第:科举考试中举的等级。
年少:年轻人。
知羞:懂得矜持。
爱狂:喜爱放纵狂欢。
九陌:泛指都城中的繁华街道。
争驰:竞相驱驰。
好鞍马:优质的马匹与马具。
八人:泛指多位同僚或朋友。
綵衣裳:彩色的衣裳,这里象征庆祝或富贵。
朝朝是:每天都是如此。
岂料:哪里会想到。
浮生:漂泊不定的人生,此处指人生。
渐渐忙:生活逐渐变得繁忙。
赖得:幸亏,依赖。
官闲:官职清闲。
疏散:生活态度洒脱不羁。
君:指友人或所到之地的主人。
花下:花前,美好的环境,也象征青春时光。
忆诸郎:回忆起那些青年才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逝去青春、怀念旧友的情景。"前年科第偏年少,未解知羞最爱狂"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的经历,那时的他对未来充满期待,不懂得羞涩,热衷于追求理想。"九陌争驰好鞍马,八人同著綵衣裳"则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或是郊游的情景,九个驿站的奔驰和八个人一同穿着华丽服饰的画面,展现了当时的奢华与热闹。

然而,随后的"自言行乐朝朝是,岂料浮生渐渐忙"两句转换了情感,从对美好生活的享受转向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原本认为自己每天都能快乐地度过,但没想到人生如浮云,一切欢乐和繁华终究会随时间流逝而变得忙碌。

最后,"赖得官闲且疏散,到君花下忆诸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的平淡与闲适,也许是因为职位不高、工作不忙,才有机会在花下回想起往日的同僚和朋友。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展现了诗人对于青春逝去、友情珍贵以及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褒城驿

严秦修此驿,兼涨驿前池。

已种千竿竹,又栽千树梨。

四年三月半,新笋晚花时。

怅望东川去,等闲题作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醉别卢头陀

醉迷狂象别吾师,梦觉观空始自悲。

尽日笙歌人散后,满江风雨独醒时。

心超几地行无处,云到何天住有期。

顿见佛光身上出,已蒙衣内缀摩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醉题东武

役役行人事,纷纷碎簿书。

功夫两衙尽,留滞七年馀。

病痛梅天发,亲情海岸疏。

因循未归得,不是忆鲈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赠双文

艳极翻含怨,怜多转自娇。

有时还暂笑,闲坐爱无憀。

晓月行看堕,春酥见欲消。

何因肯垂手,不敢望回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