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城驿

严秦修此驿,兼涨驿前池。

已种千竿竹,又栽千树梨。

四年三月半,新笋晚花时。

怅望东川去,等闲题作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严秦(地名)修建了这个驿站,同时扩大了驿站前的池塘。
已经种植了上千根竹子,又栽上了上千棵梨树。
经过了四年三个月半的时间,到了新笋和晚开的花的季节。
我怀着惆怅的心情望着东川的方向离开,随意地题写了这首诗。

注释

严秦:指严州和秦州,泛指某地,这里代指驿站所在的地方。
驿: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处所。
涨:扩大,此处指扩大池塘的面积。
千竿竹:形容竹子数量众多,竿是计量竹子的单位。
千树梨:同样形容梨树数量之多。
四年三月半:具体的时间描述,可能指某个特定的春末时节。
新笋:春天新生的竹笋。
晚花时:花开得较晚的时候,通常指的是春季晚期。
怅望:怀着惆怅的心情远望,表达了一种忧郁或不舍的情绪。
东川:东方的河流或地区,这里代指诗人离开的方向。
等闲:随意,平常,不刻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宁静而丰富的自然景象,并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所怀抱的思念。首先,"严秦修此驿,兼涨驿前池"表明了一个官员对于驿站的修缮和周边环境的改善,体现了一种治理与美化自然的行为。接着,"已种千竿竹,又栽千树梨"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精心布置,竹子常象征着清高脱俗,而梨花则往往与春天和生机有关,两者的并列营造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时间的描绘在"四年三月半,新笋晚花时"一句中得以展现。这里的“四年”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某段时光的回顾,而“三月半”则是春季的一个节点,万物复苏之际。而“新笋晚花时”则精准地捕捉到了竹笋初长和梨花稍晚的瞬间,这不仅是一个时间点的描绘,更是一种生命周期的体验。

最后,“怅望东川去,等闲题作诗”一句流露出诗人的情感。"怅望"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和思念,而“东川去”则是诗人心之所向,可能是一段旅程,也可能是一种精神追求。"等闲"二字给人以悠然自得之感,而“题作诗”则显示了诗人将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在文字中的创作动机。

整首诗通过对驿站环境的描绘和对时间流转的体验,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好与怀念。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醉别卢头陀

醉迷狂象别吾师,梦觉观空始自悲。

尽日笙歌人散后,满江风雨独醒时。

心超几地行无处,云到何天住有期。

顿见佛光身上出,已蒙衣内缀摩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醉题东武

役役行人事,纷纷碎簿书。

功夫两衙尽,留滞七年馀。

病痛梅天发,亲情海岸疏。

因循未归得,不是忆鲈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赠双文

艳极翻含怨,怜多转自娇。

有时还暂笑,闲坐爱无憀。

晓月行看堕,春酥见欲消。

何因肯垂手,不敢望回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赠毛仙翁

仙驾初从蓬海来,相逢又说向天台。

一言亲授希微诀,三夕同倾沆瀣杯。

此日临风飘羽卫,他年嘉约指盐梅。

花前挥手迢遥去,目断霓旌不可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