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乐府十首(其八)昆山

昔时玉为宝,昆山过不得。

今时玉为尘,昆山入中国。

白玉尚如尘,谁肯爱金银。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昔日玉石贵如宝,难以进入昆山中。
如今玉石成尘土,昆山玉石已遍布中原。
即使白玉如尘埃,又有谁还珍视金银。

注释

昔时:过去。
玉:玉石。
为:成为。
宝:珍贵物品。
昆山:古代神话中的美玉之山。
过不得:无法进入。
今时:现在。
玉为尘:玉石变得像尘土一样廉价。
尘:尘埃。
入:遍布。
中国:中原地区,古代对中国的泛称。
白玉:纯洁无瑕的玉石。
尚:仍然。
如:像。
谁肯:谁愿意。
爱:珍爱。
金银:黄金和白银,代表财富。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玉石价值变化和昆山自然景观的诗。开篇"昔时玉为宝,昆山过不得"两句表明过去玉石被视为珍贵之物,昆山因其险峻而难以逾越。随后"今时玉为尘,昆山入中国"则描述现状,玉石不再受重视,如同尘土一般,而昆山则似乎已经纳入了中华的怀抱。这两组对比鲜明地展示了时代变迁与价值观念的转换。

接着"白玉尚如尘,谁肯爱金银"进一步强调,即便是美丽的白玉,也只如同尘埃一般无人问津,那么更不用说金银等物了。这两句通过对比白玉和金银的价值,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世事无常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昔日之美好的怀念,也有对当下之变化的感慨。通过昆山和玉石这两大自然元素,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独特感受。

收录诗词(66)

刘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 籍贯:江东

相关古诗词

唐乐府十首(其二)轮者讴

挽粟上高山,高山若平地。

力尽心不怨,同我家私事。

去者不遑宁,归者唱歌行。

相逢古城下,立语天未明。

一身远出塞,十口无税征。

形式: 乐府曲辞

唐乐府十首(其六)祝河水

河水清瀰瀰,照见远树枝。

征人不饮马,再拜祝冯夷。

从今亿万岁,不见河浊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唐乐府十首(其一)送征夫

昔送征夫苦,今送征夫乐。

寒衣纵携去,应向归时着。

天子待功成,别造凌烟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药]韵

唐乐府十首(其五)望归马

东人望归马,马归莲峰下。

莲峰与地平,亦不更徵兵。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