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右史于都城见卖牡丹者因忆故园之作(其二)

长安何处买花还,玉女窗前两度攀。

可惜汉宫都不管,一枝春色借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繁华的长安城中,一位诗人面对街头售卖牡丹的场景,引发了对往昔故园的深深怀念。首句“长安何处买花还”,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接着,“玉女窗前两度攀”一句,运用了浪漫的意象,将牡丹与传说中的仙女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可惜汉宫都不管”一句,通过对比,将现实与理想进行了鲜明的对照。汉宫象征着权力与辉煌,但在这里却显得冷漠无情,不关心民间的喜乐哀愁,这既是对现实的讽刺,也是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最后,“一枝春色借人间”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短暂而美好的自然之美的珍惜和感激,同时也寄托了对自由、和谐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周象贤明府明卿门人属感明卿放逐因赠明府

金马风流汉主恩,一时冠盖尽王孙。

不知泽畔行吟日,那得周郎却在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赠周象贤明府

汉家当日渡兰津,铜柱西南尽外臣。

才子似君难便得,始知元不为巴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为周真阳题芭蕉仕女图戏呈吴明卿使君

春尽芭蕉未著花,玉兰双倚丽人斜。

何如南郡从游日,一面红妆出绛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为周真阳诣徐使君得报使有感作此赠(其一)

使君清怨满江皋,汝海秋深尺素劳。

当日往还门下吏,那知犹有范功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