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见外弟又言别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十年战乱之后,我们久别重逢。
初次相见,询问姓名让我惊讶,想起你昔日的模样。
回忆起分别后的种种,话尽时已是暮色苍茫的钟声响起。
明天就要踏上巴陵的道路,秋山又会增添几重遥远的风景。

注释

十年:指战乱持续的十年。
离乱:战乱、动荡不安。
相逢:相遇,重逢。
问姓:询问对方姓氏。
惊:惊讶。
初见:初次见面。
忆旧容:想起过去的容貌。
别来:自分别以来。
沧海事:比喻世事变迁,如沧海桑田。
语罢:说完。
暮天钟:傍晚的钟声。
明日:明天。
巴陵道:古代地名,今湖南岳阳一带。
秋山:秋天的山。
几重:多少层,形容路途遥远。

鉴赏

此诗描绘了久别重逢的温馨场景,流露出对亲人深厚的情感。开篇“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两句,既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人的成长,也透露了一种因战乱而分离多年的兄弟重聚之喜。

接着,“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两句,不仅展示了对亲人面貌变化的关注,更蕴含着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这里的“姓”和“名”,不只是询问姓名那么简单,它象征着对亲情本质的追寻与确认。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一句,则是诗人通过对过往苦难的回顾,表达了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情感。这里的“沧海”,既可以理解为广阔的时间,也象征着翻腾的生活波折。而“语罢暮天钟”则是时间流转的声音象征,暗示了一种对过去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无奈。

最后,“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两句,为诗人即将再次告别的情景增添了几分沉郁。这里的“秋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承载着离别之情的深沉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亲人的重逢与即将到来的离别,抒写了时间流转、人事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变化,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68)

李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字:君虞
  • 生卒年:约750—约830

相关古诗词

游栖岩寺

晚上梯延洞,通宵兴莫穷。

高明千嶂月,清爽一岩风。

坐久衣衫润,吟馀物象空。

举头星可摘,疑在广寒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赋应门照绿苔

宫阙何年月,应门何岁苔。

清光一以照,白露共裴回。

珠履久行绝,玉房重未开。

妾心正如此,昭阳歌吹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赋得垣衣

漠漠复霏霏,为君垣上衣。

昭阳辇下草,应笑此生非。

掩蔼青春去,苍茫白露稀。

犹胜萍逐水,流浪不相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献刘济

草绿古燕州,莺声引独游。

雁归天北畔,春尽海西头。

向日花偏落,驰年水自流。

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