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道士为詹仲明作柳城春色图城门外柳树连堤桃花夹竹小桥渔艇茅屋下有读书人不知何处景也为题二绝(其一)

渭城客舍柳烟遮,渔叟桃源去路赊。

松竹林中读书处,一图风景属三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渭城的旅舍被柳树的轻烟笼罩,
渔夫要去那桃花源般的隐居之地,路途遥远。

注释

渭城:指代渭水边的城市,唐代长安附近。
客舍:旅店或者临时住所。
柳烟:形容春天柳絮纷飞,像烟雾一样。
渔叟:年老的渔夫。
桃源:源自《桃花源记》,指理想中的隐居乐土。
去路赊:离开的路途漫长或难以到达。
赊:形容路途遥远或不直接。
松竹林:象征高洁和坚韧的环境。
读书处:学习或静思的地方。
一图风景:一幅美丽的景色。
属三家:共享这美景的有三家,可能指住在这附近的三家邻居或友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首句"渭城客舍柳烟遮"以渭城客舍为背景,柳树成荫,烟雾朦胧,营造出一种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接着的"渔叟桃源去路赊"则引入了渔翁和桃花源的元素,暗示了一种远离尘世、隐逸的生活理想,道路悠长,仿佛通往一个理想化的乌托邦。

"松竹林中读书处"进一步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学习环境,松竹相伴,寓意高洁与坚韧,读书声在其中回荡,显得格外清幽。最后一句"一图风景属三家"点出画面的主题,这幅画将渭城客舍、渔翁生活和读书人的静谧时光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色图,三家共享这一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作品的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恬淡生活和艺术创作的热爱,以及对隐逸文化的推崇。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为刘君符赋乐山诗

山体本至静,仁体亦如之。

乐者有深味,鲁论无费辞。

目玩唯自得,心契若有期。

逝川同一旨,妙理无容窥。

刘公本好古,雅志非好奇。

诸君为著语,殆类爱山诗。

泉石涵清思,松柏媚幽姿。

古来山中人,此道未必知。

蜡屐毋乃癖,拄笏殆成痴。

独有首阳高,薇苦甘如饴。

得仁即无怨,千载真吾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书范石湖白髭行后

渡江莫盛乾淳间,虞范诸贤鬓未斑。

功名草草负遗恨,老死不见巩洛山。

我近经行石湖路,范家水名王家墓。

风流一代竟澌尽,手泽何人为珍护。

直当慷慨论兴亡,奚暇悲歌叹衰暮。

形式: 古风

从圣国宝二茂才叙别

龙门世家史学祖,足涉淮湘到邹鲁。

儿生堕地弧在左,妇闭车中为谁苦。

二君雁荡游虎林,逆旅一笑论古心。

地炉画灰事未竟,推窗看天雪意深。

山寒约共梅花语,江水东流予北去。

明年春风上石渠,道傍为我吊望诸。

形式: 古风

壬申冬晦叔译史归别小诗奉饯

苍颉制字传羲皇,鬼神夜哭殊仓黄。

语言声律未易下,嗟君楚产学北方。

又能经术饰吏事,笔墨岂足尽所长。

邮亭一夕饮离觞,他年富贵勿相忘。

天无烈风海波静,白雉九译贡越裳。

盛时努力早出仕,成诵姬旦坐明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