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膝

具体功非远,全躯恨已消。

安禅须促膝,觅句敢成摇。

悔不身齐足,时当事半腰。

行人只蒲伏,何处得逍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真正的成就并非遥不可及,全身的遗憾已经消失。
修行静心需要面对面交流,寻找佳句怎敢轻浮动摇。
我后悔没有早些明白,时机往往在事情进展一半时出现。
路上的人只能低头前行,哪里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自在。

注释

具体:实际的。
功:成就。
非:不是。
远:遥不可及。
全躯:全身。
恨:遗憾。
已:已经。
消:消失。
安禅:修行静心。
须:需要。
促膝:面对面交流。
觅句:寻找佳句。
敢:怎敢。
成摇:轻浮动摇。
悔不:后悔没有。
身齐足:早些明白。
时当:时机。
事半腰:事情进展一半时。
行人:路上的人。
只:只能。
蒲伏:低头前行。
何处:哪里。
得:得到。
逍遥:自由自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华岳的《容膝》,通过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对逍遥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个人功名未达的忧虑。诗中“具体功非远,全躯恨已消”表明诗人对于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并不遥远,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感到满腹的怨恨已经消散,可能是由于年事已高或个人境遇的改变。这两句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对过去的反思。

“安禅须促膝,觅句敢成摇”则是在描写诗人寻求心灵的平静与内在的安宁,但却发现难以达成,因为外界的干扰或是内心的困惑。这里的“促膝”指的是盘腿坐禅,而“觅句”则可能是指创作诗词,表明诗人即使是在寻求精神寄托的时候,也感到不安与困扰。

接下来的两句“悔不身齐足,时当事半腰”透露出一种对过去的懊悔。诗人后悔没有在年轻力壮时全心投入到追求理想中去,如今岁月匆匆,许多事情都只能是半途而废,这种感慨也是对生命无常与个人努力之间关系的一种深刻体会。

最后两句“行人只蒲伏,何处得逍遥”则是在描写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诗中的“蒲伏”形象给人一种不自由、不自在的感觉,而诗人的追问“何处得逍遥”,则是表达了对那种超脱尘世纷扰、心旷神怡生活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既有对于过去未能如愿达成目标的忧虑,也有对于未来能够找到心灵寄托的期待。

收录诗词(402)

华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 字:子西
  •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 生卒年:1205

相关古诗词

挽吴夫人

鸾骖不是厌尘凡,王母瑶池促驾还。

家在两三千里外,人生一十六年间。

好随神女游舒水,难伴文君归蜀山。

试向仙源问消息,桃花零落水潺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挽戚虚中

梦里匡庐兴未阑,转头世事已辛酸。

肥家有术疑非药,漉酒从人笑不冠。

雁序向人群已失,凤雏过眼影何单。

不堪回首原头路,一坞松楸生暮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捉月仙

缆解西风拍岸颠,雁拖秋色上航船。

挂帆未作乘风客,举棹先惊捉月仙。

楚些有渊心石殒,贺狂无井眼花眠。

慇勤为酹一杯酒,断送西江浪拍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浦城买舟

微雨催行旆,西风送客舟。

菊□□□□,□□□□□。

浪激花翻雪,山涵影浸秋。

前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