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衲僧顶相,不可近向。
俯而九渊之下,仰而重霄之上。
以法界为疆,以虚空为量。
闹市里释提洹因,百草头俱胝和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他犹如一个无法触及的高僧,其智慧和境界超越了常人的想象。"衲僧顶相,不可近向"象征他的超然与神秘,既不轻易亲近,也不受世俗所限。他视佛法无边,将法界作为疆界,虚空作为衡量,表现出深邃的佛学智慧。
"俯而九渊之下,仰而重霄之上"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他的心境如同探索宇宙的深渊和仰望无尽的天空,寓意他的禅修已达极高境地。在繁华的闹市中,他能保持涅槃的宁静,如同释迦牟尼在提婆达多的质疑声中仍能证悟般若;在日常生活中,他也如百草头俱胝和尚那样,无论何处都能体现佛法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赞美了禅师的修为和精神境界,体现了宋代理性与禅意交融的美学追求。
不详
白发寒岩雪,青眸古涧秋。
身心明月磨田地,河汉清霜洗斗牛。
识金鍮,用锥钩,万化区分拄杖头。
髑髅历乾,鼻孔觉宽。廓空三际,不立毫端。
面目风霜杀,身心水月寒。情尘净尽兮,万像齐观。
秋生眉睫,雪积颠发。
见偏正之往来,得离微之出没。
閒閒霁雨之云,烂烂濯波之月。
相随来也入诸尘,妙触门门自超越。
寒肩自高,饥眼较大。乌藤瘦握拳,曲木默据座。
无言而独灵,有唱而谁和。
秋摩水色兮清绝瘢痕,春入华枝兮妙亡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