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赠良医杨士达》由明代诗人程本立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老友杨医师在南京与北方重逢的情景,以及对其高超医术的赞美。诗中不仅展现了医者仁心,还融入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崇敬的氛围。
首句“南京旧识杨医师”,点明了诗人与杨医师的相识之地及身份,暗示两人之间深厚的交情。接着,“北来中都重见之”一句,描述了杨医师从南方来到北方,两人得以再次相会的情景,表达了对老友重逢的喜悦之情。
“亲王纪善为作传,护卫将军能赠诗”两句,通过提及杨医师受到亲王和将军的赞赏与赠诗,侧面展现了其医术的高超和声望之隆。这里不仅赞扬了杨医师的医德医术,也体现了社会对他的认可与尊重。
“石田芝草白云里,丹屋杏花春雨时”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将杨医师的居所置于自然之中,仿佛与世隔绝,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样的环境不仅适合养病,也象征着杨医师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和谐。
“刀圭乞我脱凡骨,身到玉堂应未迟”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杨医师医术的极高评价。通过“刀圭”这一古代医疗工具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杨医师能够以高超的技艺帮助他人摆脱疾病,达到健康的状态。同时,“身到玉堂应未迟”的祝愿,寄托了诗人希望杨医师能够得到更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体现了对好友的深切关怀与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医师个人经历、医术成就以及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