铙歌(其十)君马黄

君马黄,臣马骊,二马异体同权奇。

徘徊四海美人子,二马相得以千里。

故东非我东,西非我西,南非我南,北非我北。

驾如六飞龙之翼,路訾邪,谓何览。

遨游安终极,二马视驽马。

局促食辕下,将以问驭者。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以“君马黄”为题,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描绘两匹马的不同境遇和命运,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选择。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将马匹的特性与人的性格、命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首句“君马黄,臣马骊,二马异体同权奇”,以“黄”和“骊”分别代表君马和臣马,暗示了地位的差异,但同时强调了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是平等的,体现了诗人对个体价值的尊重。接着,“徘徊四海美人子,二马相得以千里”,描绘了这两匹马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驰骋的情景,象征着追求自由与梦想的精神。

“故东非我东,西非我西,南非我南,北非我北”,进一步展现了马匹不受地域限制的自由状态,同时也暗喻了人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接下来,“驾如六飞龙之翼,路訾邪,谓何览”,将马匹的奔跑比作飞翔的龙翼,表达了对速度与力量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遨游安终极,二马视驽马”,对比了两匹马的自由与另一匹马的束缚,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最后,“局促食辕下,将以问驭者”,通过描述被束缚的马只能在车辕下进食,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命运掌控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马匹命运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由、选择与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体价值的尊重和追求。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铙歌(其十一)芳树

芳树如此之蔚蔚,上有黄鹄以翱翔,下饮兰池鸣锵锵。

二而为侣,三而为行。

芳树拉杂黄鹄伤,秋风萧萧思其乡。

妒人之子妒杀我,君有它心无不可。

黄鹄高飞亦有罗,目欲顾之奈乐何。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十二)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燕山隅。何用问遗君,大秦明月珠。

结以连理带,荐以合欢襦。

又何问遗君,青丝系玉环。

可直千万馀,翠羽绍缭之黄金错其间。

闻君有它心,拉杂其珠摧其环。摧其环,临高台。

反袂以障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若复相思,有如此珠,有如此环。

非我可为,鸡鸣狗吠。我视兄嫂,不言谓何。

东方须臾高奈何。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十三)雉子

雉子斑如此之趋跄跄,雄来蜚从雌拉沓曳水集于梁。

目以顾之,蔚蔚冥冥,艾而张罗,雉子知得奈我何。

王孙有罗以雉子,黄鹄之罗当千里。

驾以南,驾以北。朝行出遨游,暮从美人食。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十四)圣人出

圣人出,应熛怒,赫炎精。文教洽,武功成。

寒暑德,河海清。驾六龙,何騑离。

圣人哉,圣人御天以调之。

日月星辰和四时,郡国吏功上所治。

君之臣明远如期。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