铙歌(其十二)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燕山隅。何用问遗君,大秦明月珠。

结以连理带,荐以合欢襦。

又何问遗君,青丝系玉环。

可直千万馀,翠羽绍缭之黄金错其间。

闻君有它心,拉杂其珠摧其环。摧其环,临高台。

反袂以障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若复相思,有如此珠,有如此环。

非我可为,鸡鸣狗吠。我视兄嫂,不言谓何。

东方须臾高奈何。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情感的波折与决绝。诗人以“有所思”开篇,将思念的对象置于遥远的燕山之隅,营造出一种距离感和神秘色彩。接下来,“何用问遗君”一句,直接点明了赠物之意,所赠之物是“大秦明月珠”,既珍贵又富有异域风情,暗示了情感的热烈与独特。

随后,诗人通过“结以连理带,荐以合欢襦”和“青丝系玉环”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情感的深厚与浪漫,这些细节充满了对爱人的深情厚意。然而,情感的转折出现在“闻君有它心”一句,揭示了对方的背叛,使得整个情感氛围由热转冷,充满了无奈与决绝。

“拉杂其珠摧其环”这一举动,不仅象征着情感的彻底决裂,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愤怒。站在高台上,诗人以袖遮面,对着风扬起灰烬,这一系列动作展现了决绝的姿态和对过往情感的彻底放弃。

最后,“从今以往,勿复相思。若复相思,有如此珠,有如此环”一句,不仅是对未来的宣告,也是对过去情感的总结。诗人用珠和环作为比喻,强调了情感的不可挽回,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情感丰富,从热烈到决绝,再到淡然,展现了复杂的情感变化过程,以及诗人面对情感背叛时的坚强与自我救赎。语言华丽,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铙歌(其十三)雉子

雉子斑如此之趋跄跄,雄来蜚从雌拉沓曳水集于梁。

目以顾之,蔚蔚冥冥,艾而张罗,雉子知得奈我何。

王孙有罗以雉子,黄鹄之罗当千里。

驾以南,驾以北。朝行出遨游,暮从美人食。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十四)圣人出

圣人出,应熛怒,赫炎精。文教洽,武功成。

寒暑德,河海清。驾六龙,何騑离。

圣人哉,圣人御天以调之。

日月星辰和四时,郡国吏功上所治。

君之臣明远如期。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十五)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同心,乐以不可禁。

相思绍缭,谗言罔极,大驾六龙处天侧。

日月出入沧海中,妒人之子难为工。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十六)临高台

临高台,望江水,江水之流以千里。

黄鹄知得高蜚止,愿遗香草美人子。

关弓问鹄从何来,我主万年亦诚哉。

禾黍不获鹄何食,遨游四海安终极。

形式: 乐府曲辞